日前,浙江寧波市婦聯聯合寧波教育學院開展的高校女生婚戀素養提升服務項目暨“雅譽”女子學堂正式開課。該項目將在半年內推出18節戀愛課程,教女大學生如何談戀愛、步入婚姻,“課程分‘和’、‘柔’、‘寬’、‘緩’四個模塊……使學生了解親密關系的實質和內涵,澄清婚戀誤區,端正戀愛觀,塑造平和嫻雅的自身形象。”
一直以來,如何更好地引導大學生養成良好的兩性心理,是令專家與社會各界爭議不休的話題。與之相關的婚戀問題,更時常成為輿論焦點。
寧波這所高校的女生婚戀素養提升課近日引發熱議,既有對課程設置的質疑,也有對婚戀問題的討論。其“和柔寬緩”的課程設置下,人們似乎又嗅到了此前“女德班”的味道。比如,其課程只對女同學開設,課程中提到要讓女生“塑造平和嫻雅的自身形象”等。這樣的定位,難免有男權觀點的投射,仿佛寧靜氣質就該是唯一的女性美感。嚴格來說,現在社會這種所謂的標準化的女性預設,只能作為一種選擇,而非一種規范。
因此,“和柔寬緩”的高校女生婚戀素養課并非現代女性所必需。新聞報道還提到“課程結束后,項目組將總結一套可推廣、復制的系統化、可操作的教學方案”。這種變“選擇”為“標準”的方案,對學生不但起不到正向引導反而可能不利于自身健康成長的課程,恐怕還得及時叫停。
拋開高校此課程的設置,單從當前社會的婚姻問題情況看,解決問題的關鍵顯然不是“和柔寬緩”,而是女性如何通過法律維護自身的權益,保護自己。因此,教會女性在法律的擎托之下變得剛強、在婚姻中保持獨立,才是正解。同時,做好男性健康婚戀觀的教育,同樣非常重要。男性學會與女性合理交流,是維系親密關系的關鍵要素。只要兩性婚戀素養提升齊頭并進,才能互相尊重,互為補充,相互促進。
透過該課程,我們不得不深思:到底什么樣的婚戀教育才是合理的,才是適合年輕人學習的。首先,兩性平權觀念要在其中得到一以貫之的體現。此話說起來容易,要做好很難。個性化與適宜化的教育,可能比一些所謂的“教育規律”更重要。對此,不妨采取有針對性與個性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多自己思考,而不要輕易給學生下結論,而且要結合心理輔導進行自我提升,千萬不可訴諸于單向度的“規律引導”。
好的婚戀教育,一定是以人為本、尊重個性的。目前,國人對兩性話題已經不再諱莫如深,年輕人對婚戀話題也多持開放態度,合適的引導、科學的教育仍有必要。但像寧波教育學院開展的高校女生婚戀素養課,輿論對此已產生疑問且有不同的看法,該課程不妨重新認真梳理自身內容。而對于類似的課程,高校也須更加審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