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著“k12在線教育領軍者”的光環,海風教育在2018年7月宣布完成C+輪融資,這也是繼2018年1月完成C輪融資后,海風教育半年內獲得的第二筆融資。整個C輪系列融資金額總計超過1億美金。
但是眾多獨角獸陷入困局的事實告訴我們,融資光環背后的用戶規模往往經不起推敲:海風教育7個月用戶增長300萬,而在此前的8年間總用戶量才400萬。此外,教育分期退費難、教學質量差、合同霸王條款等已經成為海風教育被投訴的高頻詞。
7個月用戶翻番VS轉化率低
根據海風教育官網最新的介紹,目前海風教育注冊用戶已經超過700萬。在2018年7月公司創始人鄭文丞的口述中,海風教育的課程內容覆蓋全學科,注冊用戶超400萬,尚未盈利。
這就意味著從2010年海風教育成立,一直到2018年7月的注冊用戶為400萬,而在2018年7月之后的短短7個月時間,注冊用戶數量暴增了300萬,用戶數量幾乎翻倍。
有媒體報道稱,海風教育連續三年業績增長量都保持了500%的超級增速,2018年可能會實現700%-800%的增速。
但近兩年新東方在線、滬江教育等龍頭公司紛紛遭遇營銷成本上升、用戶增長困難的瓶頸。以新東方在線為例,招股書數據顯示,新東方在線2018年6-11月的線上媒體推廣費為1.09億,同比增長244.79%,直接導致平均客戶獲取成本由2018財年的55元增長1.51倍至最新的138元。
與巨額投入相比,用戶增長率卻并不如意。2018年6-11月,新東方在線付費學生數量為110萬人次,同比增長36%,學生報名流水為5.27億元,同比增長41%,平均每位學生開支430元,同比下降7%。
2018年7月正好是海風教育完成了C+輪融資,融資額為1億多美元。除了用戶爆發式增長令人生疑之外,海風教育的用戶轉化率也偏低。
根據官網介紹,海風教育累計輔導了18萬名學生,相較于700萬的用戶數量,用戶轉化率僅為2.6%。相比之下,滬江教育2015年-2017年的用戶轉化率分別為10.8%、10.6%、6%。轉化率低的結果是獲客成本高企,海風教育“燒錢”的日子恐怕還要再持續一段時間。
據作者了解,海風教育的客單價比較高,通常來說200元左右一節課,一套課程單價在1.6萬左右。高客單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司的用戶轉化率,同時也帶來了另一個遭投訴較多的問題——教育分期。
退費投訴不斷,合同被指存霸王條款
據了解,在線教育在消費者選擇結算方式的時候,通常會給出兩種付款模式,首先是一次性結清;另一種就是分期付款。
在教育培訓中,主動向學生推銷“教育分期”貸款的情況并非個案,多家教育機構都有向學生推薦“教育分期”貸款的行為。而一旦在學費上“背上”此類貸款,想“退課”就非常困難。
在海風教育的投訴中,有關教育分期的糾紛層出不窮。在聚投訴平臺中,2019年2月28日有用戶反應因為教師教學質量較差,客戶申請退款,依照合同中“甲方將在協議終止后的5個工作日內完成退款”,但實際上過了半個月也沒有完成退款。
目前聚投訴已經受理了這位用戶的投訴,海風教育也進行了回復,稱相關部門已介入處理。不過截至發稿,該筆投訴目前的進度是“已回復”,而并非“已解決”。
此外,海風教育的合同中被指存在“霸王條款”。南方都市報2018年9月的一篇報道提到,海風教育的合同退費條款顯示不含手續費,不過,退費申請提出越早,課時費單價計算越高。比如學員在40h以內提出退費時,扣費金額需按210元的正常課程價計算,而非購買時的170元。
在網上檢索“海風教育”“、“教育分期”關鍵詞時,發現有很多用戶正在反映情況。
除了“教育分期”備受用戶詬病,海風教育還被很多用戶質疑師資力量比較差、在辦理退費中,存在退費不明等問題。相較于隨處可見的用戶投訴,與公司宣傳的“無論是家長或學生自己都對海風的課程有著極高的滿意度”存在著一定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