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來,內地民營教育企業掀起赴港上市高潮。據中國網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14家教育機構選擇登陸港股市場,其中睿見教育、春來教育等7家已經成功上市,還有7家已經提交招股書,包括嘉宏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宏教育”)。
年度營收增速低于10% 招生數量逐年下滑
嘉宏教育是今年11月12日在港交所遞交的招股說明書,具體募資金額未披露。資料顯示,嘉宏教育位于浙江,控制及運營長征學院和精益中學,其中長征學院是一家職業教育機構,提供正規的大專教育,而精益中學的招生對象主要是高中生。
招股書顯示,2018學年,長征學院和精益中學合計招生11550人,相較于上年同期減少372人。2015-2017學年的招生數量則分別為12644人、12506人和12228人,其中精益中學分別為1397人、1354人和1236人。
一位常年從事教育工作的業內人士告訴中國網財經記者:“嘉宏教育招生數量不斷下滑,可能與收費不斷提高有關。”招股書顯示,2015-2017年,精益中學學費、住宿費以及其他教育服務收入分別為1.57億元、1.63億元和1.72億元,平均每位學生收費分別為11.28萬元、12萬元和14.06萬元;長征學院每位學生平均收費分別為1.31萬元、1.35萬元和1.44萬元。
收費一路高企的嘉宏教育,毛利率居高不下。招股書顯示,2015-2017年,嘉宏教育的毛利率分別為61.6%、62.3%和61.3%。品牌營銷專家李婷告訴中國網財經記者:“雖然2017年嘉宏教育的毛利率稍有下降,但60%以上的水平與其他行業相比依然高太多,足以證明在這個行業的暴利。
整體業績方面,自2016年以來,嘉宏教育的年度營收增長甚微。2015-2017年收入金額分別為1.58億元、1.62億元和1.72億元,后兩年增長幅度均不足10%。2018上半年,嘉宏教育實現營業收入0.98億元,與上年同期的0.94億元相比增長了4.25%。
擬2.4億收購信息商務學院35%權益 后者學生超2萬
除長征學院和精益中學外,嘉宏教育還運營一所合營學校——信息商務學院。據了解,目前嘉宏教育持有信息商務學院65%的出資權益,另外35%的權益目前在中原工學院手中。
招股書顯示,嘉宏教育已經與中原工學院訂立了協議,擬將剩余的35%權益納入囊中。交易完成后,信息商務學院將從一家獨立學院轉型為一家民辦高等教育機構。
對于這則收購案,有業內人士質疑“中原工學院涉嫌賤賣國有資產”。根據交易雙方簽訂的協議,信息商務學院35%權益的價格為2.4億元,以此計算,該學院的整體估值為6.85億元。截至2018年6月底,信息商務學院擁有學生2.07萬名。
對一家有2萬名學生的學校來說,上述交易價格是否合理呢?今年3月,A股上市公司洪濤股份收購新概念公司51%的股權時花費了5.0977億元,收購廣東維城經濟發展有限公司55%股權時花了3.35億元。以此計算兩個被收購方的整體估值分別為10億元和6.09億元。據了解,新概念公司的前身為四川城市職業學院,而廣東維城經濟的實體資產為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兩者分別擁有學生1.46萬名和1.3萬名。
而針對嘉宏教育的收購價、以及將如何解決長征學院和精益中學招生數量下滑等問題,中國網財經記者試圖采訪公司一高層,但其表示:“目前公司處于上市緘默期,無法對這些問題給予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