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如果說教育強國的第一層含義是“教育強”的國,另一層含義則是教育“強”國,以好的教育支撐起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在這個意義上,強不強,就是貢獻大不大。在本版6月12日刊出《教育強國強在內涵》之后,我們刊出對教育強國進行探討的系列文章第二篇,解析教育何以“強國”。
1.教育成為人力資本的孵化器
可持續發展是當今世界各國追求的重要目標,人力資本是決定性因素。對人力資本的認識存在一個過程,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國富論》中首次對才能的重要性進行了闡釋。其后,無論是世界發展實踐還是學術研究,都在不斷強化人力資本在可持續發展中的核心作用,甚至將二十世紀稱為“人力資本世紀”。人力資本是一個存量概念,源于積累,教育是實現積累最主要的途徑。從世界發展歷史來看,注重教育投資的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尤為顯著。二戰后,日本、德國經濟騰飛的內在原因就在于對教育的高度重視,即使經濟極度困難時期,仍然沒有縮減教育投入。美國20世紀90年代110多個月的強勁增長也源于教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可以說,通過教育實現人力資本的提升助推經濟社會發展,并不缺少歷史證據,更不缺乏現實意義。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教育,注重人才培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事業迅猛發展,為經濟社會源源不斷地輸送了大批高素質勞動者,通過教育培養的大量合格的專業技術人才、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目前,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教育規模,實現了人力資本的快速積累,人力資源開發總體水平進入世界中等收入國家前列,位居9個發展中人口大國之首。科技人力資源是進一步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近十年來,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的快速增長,從2005年的4252萬人增長到2016年的9154萬人的新高點,保持了世界第一科技人力資源大國地位,從每年新增情況來看,也遠高于美國、德國、法國等發達國家。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從根本上支撐了人力資本數量和質量的雙重提升,提供了經濟持續、健康、綠色增長的關鍵性要素。
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經濟規模大而不強,增長速度快而不優,轉方式、調結構仍然是重中之重,這也預示著對人力資本的高需求,對教育的高要求。近年來,我國物質資本存量快速增長,這表明與發達經濟體之間的差距主要體現在人力資本上,特別是人力資本質量。總體來看,我國人力資本底子薄,積累少,現有潛力遠遠沒有發揮出來。勞動大軍仍以初中生為主,勞動力受教育水平與美國的13.3年、日本的11.6年、德國的12.2年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已經明顯快于經濟增長速度,65歲及以上人口逐年增加,2015年達1.4億人,有學者預測中國經濟發展的“人口紅利期”將在5-10年后消失。同時,我國不少傳統產業仍然處在全球價值鏈低端,高度依賴低成本勞動力的“非常規”發展模式。因此,在“追趕效應”消失、生產要素的優勢發生根本性變化后,如何實現人力資本的快速替代顯得尤為關鍵。
當前,我國人力資本總量與結構尚有較大優化空間,教育的改革發展應該基于更宏大的視角,從歷史和未來的角度做進一步謀劃。一是要進一步加大經費投入力度。這是保障人力資本存量穩步增長的必要物質條件,也是基本要求。二是優化人才培養結構。人力資本具有多類型、多層次的特征,教育也不應僅僅局限在培養高學歷人才,也要包括高技術、高技能以及高素養等多樣性的目標。三是把提高教育質量放在核心位置。以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為目標,以人的自身發展為本位,深化人才培養改革,全面提升學生的適應性、創造性和實踐能力,實現人才數量和質量的雙重供需平衡。
2.教育成為知識創新的推動器
保羅·肯尼迪在《大國的興衰》一書中曾指出,大國之興興于科技進步、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知識創新是國家進步的靈魂,也是爭取國際競爭主動權的核心要素。人類社會文明的演進史,同時也是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史,這其中的最大動力是創新。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育通過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培育等方式,不斷增強國家創新能力,使受教育者產生了更高的發明創造能力。知識創新是動態發展的,從“蒸汽時代”到“電氣時代”,再到以原子能、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教育始終指引著人類認識未知的領域,開拓認知的空間。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從根本上決定了知識創新的高度和速度,是推動世界科技進步與發展的強大力量。
歷史上的每個年代,都對科技人才和知識創新充滿期待。具有代表性的洋務運動通過興辦新式教育,培養掌握先進技術的拔尖創新人才,提出“師夷制夷”“中體西用”的口號,既體現了對西方先進技術的渴望,也表達了“自強”的決心。詹天佑負責修建的京張鐵路、馮如制成的中國第一架飛機,都充分展示了我國科技人才的自主研發實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技事業更是突飛猛進,成績卓越。教育主動服務國家科技主戰場,科技貢獻顯著提升,在諸多領域實現了產業發展、知識創新和人才培養的有機融合,做到了“頂天立地”。在高精尖領域,高校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承擔了80%以上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一大批973、863等國家重大科技任務。
高校重大科研成果和創新領軍人才不斷涌現,比如清華大學教授薛其坤在《科學》雜志上發表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究報告,被視為“世界基礎研究領域的一項重要科學發現”。應用研究領域的例子也非常多,如遍布大街小巷的小黃車,解決了大城市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難題,“小黃車”的創始團隊正是2016年“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的季軍。與此同時,高校智庫為國家重大政策制定提供決策參考,充分展現了智庫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都具有鮮明的新生特征。處于工業化后期的中國,隨著技術水平逐漸接近世界前沿,自主創新和高效轉化難度加大,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的難題需要攻克。突破核心技術方面的障礙,關鍵在人才。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施瓦布教授表示,區塊鏈將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技術,區塊鏈所體現出來的科技含量獲得了高度重視,但是仍然出現了百萬年薪無人勝任的尷尬局面。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時代已經有了明確的需求,教育就要做到精準的創新人才供給。為適應新形勢,勞動者要具有開拓性和創造性思維,要有開創新局面的綜合素養。創新人才的培養,要一以貫之,注重全學段的參與以及精準銜接,基礎教育要充分發揮奠基作用,培養學生創新理想與觀念的養成。職業教育要充分發揮應用型人才培養優勢,彌補科技成果產業化缺失的短板。作為創新主體的高校,要有主動意識和超前意識,改造出能夠適應新一輪工業革命的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機制,為新科技革命做好技術和人才儲備。
3.教育成為社會進步的調節器
馬克思、恩格斯在歷史上第一次揭示了社會進步的實質和動力,認為人類為了生存,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物質和精神的需要,就要發展生產力。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歷史首先是生產發展、進步的歷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是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根本動力。從哲學范疇來看,社會進步是必然發生的,但是其發生的時點、速度以及效果卻具有不確定性。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但也面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問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歸根結底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滿足,這也是社會進步的基本要求。實現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首要任務是促就業、提收入、縮小貧富差距,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是關鍵。國際經驗和實證研究表明,勞動者的發展機會和收入水平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個人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等因素。從個人發展來講,通過受教育可以提升自身職業能力和素養,提高收入水平,踏入職場上升通道。從調節社會關系來講,教育是促進社會縱向流動的重要杠桿,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主要工具。教育讓不同層次的勞動者獲得了報酬的增加,給予每一個人通過自身努力追求美好生活的機會。
我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區域格局千差萬別,社會發展的需求迥然相異,但是黨和國家始終把人民的冷暖放在關鍵位置。近年來,在教育系統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人民群眾受教育機會大幅提升,教育獲得感明顯增強。近3年,高職教育使850萬個家庭實現了擁有第一代大學生的夢想,每年約有500萬名農村學生通過接受職業教育實現城鎮就業,有效緩解了勞動力供需失衡,優化了區域人才培養結構,增強了每個家庭追求生活品質的能力與信心。基本公共教育服務水平顯著提升,60%以上的縣(市、區)實現了域內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初步建立,隨遷子女平等受教育權利得到了更好保障,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的受教育機會快速提升。隨著高等教育結構性改革的逐漸深入,畢業生就業情況逐漸好轉,近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起薪標準大幅度提升,且工作后收入增長迅速,根據麥克思的統計,制造類專業大學畢業生半年后平均收入水平持續上升,從2012年的3337元提升到2016年的4249元。通過系列舉措的穩步推進,從根本上保證了每個孩子成長成才的權利,通過教育有效提高了生活質量,找到了走向成功的正確通道。
現階段,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對教育也有了更高的期待。當前,社會上對教育的認識還不盡一致,“教育拼爹”“寒門再難出貴子”經常成為熱搜話題。事實上,這體現了人民對生活的期待,同時也對教育發展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打破“代際貧困鏈”、促進社會階層流動是教育事業的使命,也是不可推卸的責任。另一方面,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城鎮常住人口每年均保持2000多萬的增量,城鄉勞動力人口素質差異巨大。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正處于工業化初期向中期過渡的階段,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較低,以上人群的收入水平將是影響“橄欖形”社會結構的重要因素。這意味著,提高質量、重視公平、合理有效分配教育資源仍然是當前教育改革發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推動經濟社會均衡充分發展的基礎性工作。一是要加大義務教育的投入力度。義務教育是長期性解決貧困的根本路徑保障,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保障九年制義務教育在貧困地區的全面實施。二是加快發展職業教育。職業教育作為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最為緊密的教育類型,是解決實際問題最直接的教育手段,要加大貧困地區、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的發展力度。三是提供與產業轉型升級、就業結構相適應的學歷教育及培訓,使新進勞動力市場的大學生、農村轉移人口等群體盡快成長為中等收入群體,這不僅有利于社會的持續穩定,也是釋放消費潛力、擴大內需的必然要求。
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互相促進,相得益彰。“吾道廢興時否泰,人才進退國安危”,國民素質的整體提升將是促進增長方式轉變、創新動能加大,使人民享有美好生活的根本牽引力和驅動力。回顧歷史,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未來,加快發展仍然是首要任務,能否抓住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時期,在本世紀中葉成為中等發達國家,重點在人才,重任在教育。
(作者:趙晶晶,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業與繼續教育研究所博士;鄧友超,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理論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