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科技11月16日訊(記者 蘇暢)近日,KK Technology Company Holdings Limited(下稱“KK集團”)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KK集團以零售店KK館為起點,相繼開發了美妝和潮玩品牌,目前已在線下鋪設了640家自營門店和加盟店,估值達到200億元。
2018年至2020年,KK集團的GMV復合年增長率達到246.2%。除了商品買賣以外,KK集團還以股權投資、借貸和收取管理費等方式吸金。高速增長背后虧損難題猶存,KK集團今年上半年巨虧44億元,經調整凈虧損為3846萬元。
上半年巨虧44億元
KK集團旗下擁有KKV、THE COLORIST、X11和KK館四大零售品牌,產品橫跨美妝、潮玩、食品及飲品、家居品及文具等領域。2015年12月首家門店KK館于開業,其余三個子品牌在2019年至2020年集中面世。截至今年6月,門店數量已增長至640家,SKU超過2萬個。
伴隨門店數量增長,KK集團營收規模水漲船高。2018年至2021年6月,集團分別實現營收1.6億元、4.6億元、16.5億元和16.8億元。前三年的GMV復合年增長率達到246.2%。
集合店KKV占了大半營收,上半年實現營收10.5億元,在整體收入中占比62%。其次是美妝店THE COLORIST,上半年收入為4.6億元,占總收入的27%。KK館和X11兩個品牌營收累計占比只有9.8%。
在所有品牌中,THE COLORIST的毛利率最高,為39.9%,KKV毛利率為37.3%排在第二位。自2019年以來,KK集團大力推進這兩項業務發展,KKV和THE COLORIST門店分別擴增至281家和240家,這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整體毛利率的提升。2018年至今年上半年,集團毛利率分別為32.1%、27.1%、30.4%及36.2%。
高昂的銷售成本侵蝕了KK集團的利潤空間。2018年至2020年,KK集團的銷售開支分別為5496萬元、1.1億元和4億元,今年上半年期間同比飆升了291%至4.7億元。報告期內,行政開支分別為4649萬元、1.1億元、2.8億元和1.4億元。
高成本壓力下,KK集團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常年告負,報告期內分別為-2519萬元、-3.8億元、-3.1億元和-3.6億元,同期集團分別虧損7950萬元、5.1億元、20.2億元和44億元。
KK集團在招股書中解釋稱,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虧損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是集團估值增加,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隨之增加,分別為4.5億元及43.5億元。
借助加盟模式擴張
KK集團借助加盟模式實現規模擴張。截至2021年6月30日,集團的加盟門店數量已經反超直營門店,自有門店有288家,加盟店有352家。此外,KK集團還通過股權投資、借貸和收取管理費等方式拓寬營收渠道。
KK集團與加盟商成立合資企業,共擔風險和收益。招股書顯示,集團零售品牌門店通常兩個月實現收支平衡,約12至21個月達到投資回收點。報告期內,合資企業的盈利大于虧損。2020年和2021上半年,應收合資企業款項分別為4720萬元和1.3億元,應占合資企業虧損分別為1620萬元和3180萬元。
KK集團為加盟商提供貸款業務,年利率介于10%至12%之間,為期三年。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集團相繼向10家、32家及32家加盟商提供計息貸款。相應報告期內,提供給加盟商貸款的未償還金額分別為3480萬元、2.7億元及2.6億元,分別占總收益的7.5%、16.5%及15.3%。不過KK集團表示,自2021年6月30日起不再向加盟商授出新貸款。
值得注意的是,KK集團在招股書中特別聲明,貸款業務并未違規。貸款不是集團的主要業務,而是為了業務伙伴實現可持續發展,集團未從收取利息中獲利。貸款對象只是加盟商,而非任何隨機第三方,且利率未超過法律所規定的利率。
集團還按照加盟店每月GMV的一定比例收取管理費及咨詢服務收入。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咨詢服務收入分別為409萬元、2291萬元、7980萬元和7464萬元,今年上半年在總營收中占比為4.4%。
2016年至今,KK集團累計完成7輪融資,獲得經緯創投、京東、深創投等機構超40億元的投資。在今年7月的3億美元F輪融資后,KK集團估值達到了200億元。
手握充沛資金的KK集團將繼續拓展門店,計劃2021年及2022年分別增設約290家及270家新零售店,主要以KKV和THE COLORIST為主。
(責任編輯: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