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蘭冰山(圖片來源:smallredgirl/stock.adobe.com)
僅在過去10年里,就有3.5萬億噸冰從格陵蘭島表面融化并流入海洋,該現象被稱為冰原徑流。這些融化的冰足以用大約15米的融水覆蓋整個英國,或用大約4500米的融水覆蓋整個美國紐約市。
由英國領導的新研究首次利用衛星數據從太空中檢測到了這種現象,相關數據顯示,格陵蘭島的融水徑流在過去40年里上升了21%。相關研究結果11月1日發表于《自然—通訊》。
研究通訊作者、利茲大學極地觀測和建模中心研究員Thomas Slater說:“正如我們在世界其他地方看到的那樣,格陵蘭島也容易受到極端天氣事件的影響。隨著氣候變暖,我們有理由認為格陵蘭島極端融化的情況將更加頻繁。這樣的觀察是幫助我們改進氣候模型、更好地預測本世紀將發生什么的重要一步。”
研究顯示,過去10年(2011年至2020年),格陵蘭島融水徑流的增加使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厘米。其中1/3是在兩個炎熱的夏季(2012年和2019年)產生的,當時的極端天氣導致了過去40年未見的、破紀錄的冰雪融化。
冰雪融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增加了全世界沿海社區發生洪水的風險,破壞了原住民社區賴以生存的北冰洋海洋生態系統。此外,它還可以改變海洋和大氣環流模式,從而影響全球的天氣狀況。
在過去10年中,格陵蘭島每年的徑流量平均為3570億噸,2012年達到最高值5270億噸融冰量,當時大氣模式的變化導致異常的暖空氣覆蓋了大部分冰原。該徑流量為2017年最小徑流量2470億噸的兩倍多。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變化與極端天氣事件有關,如熱浪。而且這些事件已經變得愈發頻繁,成為導致格陵蘭島冰層流失的一個主要原因。
Slater表示:“然而,我們有理由保持樂觀。我們知道,制定和實現有意義的減排目標可以將格陵蘭島的冰損失減少,而實現這一目標仍有時間。”
此次對格陵蘭島徑流的觀測還可用于驗證氣候模型是如何模擬冰原融化的。反過來,隨著極端天氣事件變得越來越普遍,這將有助于更好地預測未來格陵蘭島會使全球海平面上升多少。
模型估算表明,到2100年,格陵蘭冰蓋將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3~23厘米。研究共同作者、蘭卡斯特大學環境數據科學高級講師Amber Leeson指出,這一預測值范圍較大,部分原因是模擬復雜的冰雪融化過程具有不確定性,包括那些與極端天氣有關的過程。
“這些新的空間徑流將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這些復雜的冰雪融化過程,提高建模能力,從而完善對未來海平面上升的估計。”Leeson說。
作者:辛雨
責任編輯:唐聞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