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南都電源(300068.SZ)進入多事之秋。因業績預告存在重大差異董事長被通報批評、股東股份歷經兩次質押、收到證監局警示函等問題接連出現,近兩個月股價更是下跌了近30%。
搭上儲能熱點,且擁有磷酸鐵鋰和三元動力鋰電池自主知識產權的南都電源,為何業績連遭爆雷?公司究竟遇到了怎樣的經營問題?
2020年公司遭遇上市以來凈利“首負”
2021年4月27日,南都電源發布2020年年報。年報顯示,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2.60億元,同比增長13.89%;歸母凈利潤為-2.81億元,同比大幅減少176.23%。
這是公司自2010年上市以來全年業績首次為負,相比此前預計盈利2.5億-3.4億元的業績預告,反轉來的太過猛烈。
在營收增長的情況下,歸母凈利為什么會出現如此大的反差?
公司給出的解釋是主要受疫情影響:首先,公司大額計提儲能電站減值和投資的智行鴻遠長期股權投資損失及減值影響約4億元;其次,具備高毛利的海外銷售同比下降11.29%;再者,公司部分數據中心和儲能業務推遲三、四季度發貨,收入未能在報告期內確認。此外,股權激勵費用及存貨跌價等也對業績產生了不利影響。
從公司主營產品來看,工業鉛蓄電池、民用鉛蓄電池、鋰離子電池、再生鉛產品銷量同比分別增加0.56%、28.18%、192.34%、13%,實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
從2020年營業收入構成來看,公司主營業務仍以鉛類產品為主,其中鉛蓄電池產品、再生鉛產品收入分別占總營收的48.99%、36.45%,同比增長5.70%、9.30%;新業務鋰電池產品營收同比大增近80%,但僅占營收的14.55%。
然而,三大類產品銷量增長的同時,毛利率卻拖了公司盈利的后腿。營收占比高的鉛蓄電池產品、再生鉛產品成本分別增加11.51%、15.19%,毛利率分別減少4.57%、4.98%;鋰電池17.77%的毛利率為三者中最高,同比減少1.69%,但其成本同比大增83.40%。
鋰電池毛利率的降低或因材料成本的大幅上升。根據百川資訊,由于下游需求旺盛,2020年三季度開始鋰電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公司2020年鋰電池產品的材料成本也同比暴增123.39%,這也成為公司2020年四季度歸母凈利轉負的原因之一。
從費用端來看,研發費用以3.57億元居首,同比增長42.19%。2018-2020年,公司的研發投入和研發人員數量占比整體呈上升趨勢:研發總投入占營收的比例為5.28%、7.92%、8.21%;研發人員數量占比為5.28%、7.92%、8.21%。
2021年業績緣何繼續下滑?
如果說公司2020年業績“首負”是受疫情拖累,進入2021年,公司的經營情況似乎未見改觀。
據公司半年報,2021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65.98億元,同比增長60.59%,但歸母凈利潤僅為0.37億元,同比下降87.71%。
半年報公布后,甚至有投資者表示,被業績下滑的嚴重程度“嚇一跳”,質疑公司處于新能源鋰電儲能景氣賽道,營收也增長不少,為什么利潤反而大幅度下滑。
公司回答表示,當期利潤下降主要受原材料價格大幅度上漲因素影響,同時因銷售規模增加,財務費用、研發費用等期間費用及稅金附加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到三季報,公司歸母凈利潤為-0.69億元,同比下降114.88%;其中單三季度歸母凈利為-1.06億元,同比大減165.45%,再度由盈轉虧。
公司表示,三季度虧損的主要原因還是受主要原材料價格大幅度上漲因素影響,產品毛利率有所下降。可見公司廢舊池回收項目并不能夠很好地保障公司產品原材料的供應。
歷史數據顯示,公司的經營情況自上市以來都談不上穩定。2020年以前,公司營收整體呈穩步上升態勢,但歸母凈利卻幾經波折,2012年歸母凈利同比增長76.85%,到2013年卻降為3.21%,2014年更是變成-18.85%,到2015年又一躍成為92.52%,起伏較為嚴重。
大股東頻繁減持
2020年年報顯示,前十大股東中有5位實施了減持,共減持4832.46萬股,持股比例減少5.61%。其中,香港中央結算公司(陸股通)2020年一季度至三季度都在增持,從四季度開始至2021年二季度進行減持,直至三季報顯示退出南都電源前十大股東。
與此同時,寧波中金富盈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投資者蔣政一也在持續減持之列。
機構持股方面,Wind數據顯示,自2019年12月以來,公司的機構持股比例從2019年12月的40.49%降至2021年9月30日的20.72%,一直處于下降狀態。
投資項目營收不及預期
近日,南都電源總經理朱保義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近幾年公司業務轉型,進行了儲能和新能源動力方面的投資,對經營造成了一定的包袱,業績也受到了影響。
公司采用自有資金和金融貸款的“動力科技年產2000MWh5G通信及儲能鋰電池建設項目”“鴻芯動力年產2000MWh高能量密度動力鋰電池項目”“華拓年產6GWh新能源鋰電池建設項目”“華鉑新材料鋰離子電池綠色高效循環利用項目”都在實施中,截至2021年上半年累計實際投入金額已有9.27億元。
從募集資金承諾項目來看,公司2014年7月披露的總投資11.6億元的“年產1000萬kVAh新能源電池項目”一期項目已完成并投入使用,產能已在逐步提升的過程中,但在2021年上半年并未實現效益。
“基于云數據管理平臺的分布式能源網絡建設一期項目”已于2018年12月31日投入使用,總投資金額5億元,截至2021年上半年累計實現效益僅為0.57億元。據悉,該項目效益未達預期的原因是2021年上半年用戶經營情況不善,導致相關儲能電站出現電量消納不足的情況,運營效率不及預期。
除項目營收不及預期外,南都電源的經營業績也受子公司和參股公司拖累。子公司界首市南都華宇電源有限公司、浙江長興南都電源有限公司、浙江南都鴻芯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參股公司北京智行鴻遠汽車有限公司等2020年凈利潤均為負值。這些企業的主要業務仍以鉛蓄動力產品生產為主。
總體來看,當前公司不斷開展大規模的擴張,但項目的效益卻跟不上拓展的步伐,這也導致了公司資產負債率逐年攀升。Wind數據顯示,2016-2020年,公司資產負債率分別達30.90%、43.41%、51.57%、51.90%、59.66%。
文章作者
李泓霖
打開第一財經APP,閱讀體驗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