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1月2日訊(記者杜丁 見習記者安荻)日前,天立教育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天立教育”,01773.HK)創始人、董事局主席——“羅實國慶節前被紀檢部門帶走”一事引發輿論關注。
21日晚間,天立教育發布公告稱,羅實因個人原因正在協助監管部門的調查。公司并無接獲任何監管部門發出有關調查的任何通知。董事會成員并不知悉有任何跡象表明調查與公司及其運營有關。
對此,中國網財經致函天立教育進一步求證,截至發稿,未收到任何回復。
截至今日,天立教育報價1.630港元,成交量1188萬股,總市值35.31億,與2月18日的高位10.68港元相比,跌幅超80%。
天立教育創始人羅實協助調查
資料顯示,天立教育成立于2002年,辦學集中在四川及重慶,以地產+教育的發展模式成長為綜合型集團,專注提供K-12階段學歷及培訓服務,于2018年登陸港交所。
據了解,羅實最近一次公開亮相是今年9月。根據當時報道,9月8日,天立教育集團羅實董事長一行,赴甘肅調研蘭州天立學校辦學情況;9月10日,羅實出席了蘭州天立學校的教師節慶祝活動。
10月21日晚間,天立教育發布公告稱,董事會獲羅實家人告知,羅實因個人原因正在協助監管部門的調查。目前公司決策程序及日常運營一切正常。根據公開信息,10月28日,天立教育集團的19周年慶上,未能見到羅實出席的任何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21日上午9時07分起,天立教育的股份于聯交所短暫停牌,并于22日上午9時起回復買賣。
據天立教育官網高管簡歷顯示,畢業于西南財經大學經濟系的羅實在“教育”之前,深耕的是“房地產”行業,墨香苑、天立花園、天立?水晶城、觀瀾國際等都是天立集團旗下的項目。
1994年4月至2004年3月,羅實擔任四川田里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兼總裁,負責策略發展、整體經營管理與主要決策。
自2004年3月起一直擔任神州天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會主席,并于2013年9月起擔任神州天立教育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之行政總裁兼主席。2017年1月,獲委任為天立教育董事,并于2018年1月獲指定及委任為董事會主席兼公司執行董事。
2019年11月,胡潤研究院發布《2019胡潤百學?教育企業家榜》,羅實以25億元教育財富排名第30位,去年10月,又以65億元財富在胡潤百富榜上名列第880名。
值得注意的是,羅實的資本版圖遠不止房產和教育,其主要板塊還涉及金融和建筑科技。根據天眼查,羅實控制的企業高達152家,在5家公司中擔任法定代表人,分別為神州天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神州天立教育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征程投資有限公司、瀘州東洲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及上海歐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其中,瀘州東洲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于上海歐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已被注銷。
利用政府補貼進行擴張
天立教育主要從事提供K-12教育服務,輔以專為K-12學生及學前班兒童而設的培訓服務。2020年12月31日,公司的K-12校網分布于四川省、山東省、貴州省、云南省、河南省、江西省等20個城市的32所K-12學校,亦有5間向K-12學生提供培訓服務的自有培訓中心,以及向學前班幼兒提供培訓服務的2間自由及3間特許早教中心。
在年報中,天立教育稱:“為中國西部地區最大的K12民辦學校營運機構之一。”
數據顯示,2016-2020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3.26億元、4.68億元、6.41億元、9.17億元及12.98億元,同比增長49.67%、43.41%、36.86%、43.22%及41.46%;稅前利潤分別為0.76億元、1.37億元、2.02億元、2.76億元及3.81億元,累計達到10.72億元,同比增長271.80%、80.93%、47.45%、36.53%及38.03%,營收增速較為穩定,凈利增速波動性較大。
另一方面,持續的擴張與優越的師資,也使得公司的成本逾發增高。2016-2021年上半年,公司銷售成本分別為2.32億元、2.70億元、3.71億元、5.41億元、7.36億元、4.69億元,累計達26.19億元,逐年持續增加。
其中,勞工成本分別為1.39億元、1.45億元、2.09億元、2.91億元、3.96億元及2.50億元,分別占銷售總成本的60.1%、53.8%、56.2%、53.9%、53.8%及53.2%,占比均超五成以上。
記者注意到,有關于公司教學活動產生的薪金及工資薪酬,有一部分則來自于政府補助。天立教育曾在招股書中提到,“有關運營成本的政府補助乃用以補貼公司若干學校進行教學活動所產生的勞工成本,于教學活動完成后,所收取的政府補助將撥至損益,并作為銷售成本項下相關勞工成本的扣除入賬。”
2016-2021年上半年,公司收取的政府補助分別為3000萬元、8040.7萬元、15009.1萬元、46534.9萬元、92396.6萬元及49250.0萬元。
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主要定位于三四線城市的天立教育發展模式就是利用政府補貼來進行擴張。
負債率創新高
然而,縱然是“政府寵兒”,卻也難以逃脫“債務纏身”的命運。
2021年半年報顯示,天立教育上半年實現營收8.82億元,同比增長54.6%;毛利4.13億元,同比增長50.2%;凈利潤為2.74億元,同比增長30.2%,業績穩定增長。
其中,教育服務實現收入6.83億元,同比增長49.5%,占總收入的75.72%,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餐廳管理實現收入1.88億元,同比增長74.7%,占比21.35%;培訓服務的收益為1229.2萬元,同比減少2.6%;早教服務收益為235萬元,同比增加58.2%,主要系學生入讀人數增加所致。
另一方面,作為民辦教育龍頭,天立教育的學費并不便宜,并且呈現出持續上漲的態勢。根據東吳證券研報,天立教育旗下幼兒園的學費從2015年的1.45萬元增長至2019年的3.189萬元;高中階段的學費從1.175萬元增長至1.836萬元。
不過,學生人數的增加也使得天立教育開始興建新學校和擴張現有校園,而持續上漲的學費卻難以緩解公司的壓力。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公司資產凈值為35.07億元,負債總額為52.92億元,資產負債率達60.14%,創近6年負債歷史最高峰。
其中,非流動負債合計23.64億元,流動負債合計29.28億元。報告期內,流動負債凈額約1.63億元,相較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4678萬元大幅上漲248.44%。
天立教育在公告中表示,流動負債凈額增加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是為新開辦學校購置物業、廠房及設備;其二是支付于去年宣派的股息。
截至6月30日,天立教育的資產總額為87.99億元、流動資產為12.99億元。其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8.8億元,相較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15.63億元減少了6.83億元。
負債高企,風險加劇,天立教育在未來能否具備足夠的現金以維持業務或成為一個問題。
( 作者:杜丁 安荻編輯:安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