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中宣部、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管理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管理工作。
通知要求確保內容干凈健康。嚴格落實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堅決杜絕網絡游戲中含有可能引發中小學生模仿不安全行為、違反社會公德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的內容,以及恐怖暴力、色情低俗、封建迷信等妨害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的內容。指導網絡游戲企業按照有關規定和標準,對產品進行分類,作出適齡提示,并采取技術措施,避免中小學生接觸不適宜的游戲或者游戲功能。要嚴格執行網絡游戲前置審批制度,未經批準的游戲,不得上線運營。
嚴格落實網絡游戲用戶賬號實名注冊和登錄要求。所有網絡游戲用戶提交的實名注冊信息,必須通過國家新聞出版署網絡游戲防沉迷實名驗證系統驗證。驗證為未成年人的用戶,必須納入統一的網絡游戲防沉迷管理。網絡游戲企業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中小學生提供1小時網絡游戲服務,其他時間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中小學生提供網絡游戲服務。
通知指出,學校要嚴格校內教育管理,做好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和校內互聯網上網服務設施保護工作。要加強網絡素養宣傳教育,廣泛開展各類文體活動,引導中小學生正確認識、科學對待、合理使用網絡,自覺遠離不良網絡誘惑。
要推動家校協同發力,督促家長履行好監護責任,發揮好榜樣作用,安排好孩子日常學習生活,有意識地讓孩子多從事一些家務勞動、戶外活動、體育鍛煉,幫助孩子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學校和家長發現學生有沉迷網絡游戲、過度消費等苗頭跡象,要相互告知,共同進行教育和引導,及時矯正不良行為,幫助其恢復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通知強調,相關部門要切實加強對網絡游戲企業的事中事后監管,及時處罰或關停違反相關規定的網絡平臺和產品,鼓勵相關組織或個人,舉報落實防沉迷措施不力的網絡游戲企業和平臺。同時,要將預防中小學生網絡沉迷工作納入教育督導范圍,將督導結果作為評價地方教育工作和學校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內容。
作者:吳金嬌
編輯:儲舒婷
責任編輯:姜澎
圖片:教育部官網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