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自欺欺人,一個無知貪婪,在違法犯罪的道路上,兄弟二人既親密無間又‘充滿隔閡’。”近日,《中國紀檢監察報》報道了江蘇省常州市軌道交通發展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夏永俊違紀違法案例。夏永俊把親情凌駕于黨紀國法之上,利用職權幫扶胞弟夏兵,卻聲稱弟弟收錢與自己無關,自己不收錢、不參與、不知情。然而,如此說辭無法掩蓋兄弟二人共赴貪腐路的事實。
不問、不聽,夏永俊這般做法是自欺欺人。夏永俊既想幫助夏兵賺“快錢”,又擔心自己觸犯法律,便有意回避,想把自己剝離出去,讓自己置身事外。每當弟弟與他談起具體問題、商量具體對策時,夏永俊都會立即打斷,并強調自己不知情,談到好處費等事宜時兄弟二人交流含蓄、隱晦,生怕留下把柄。在面對組織審查時,夏永俊還編造虛假情況企圖瞞天過海。實際上,夏永俊并非不知情,如此說法不過是掩蓋心虛,恰恰印證他心存僥幸。殊不知,精心設計的受賄把戲和貪腐套路,最終都逃不出黨紀國法的天羅地網。
夏永俊終究無法置身事外,他擅權妄為、利用公權徇私的做法成為兄弟二人踏上貪腐之路的起點。從夏永俊利用職務便利幫助夏兵的公司承接市政工程開始,兄弟二人就結成利益共同體,哥哥在后臺恣意用權,弟弟在前臺收受好處。為掩人耳目,夏永俊長期讓弟弟當自己的司機,短短20分鐘的上班路成為二人交換信息的掩護。出于對金錢的貪婪追逐、對哥哥的盲目信任,夏兵在幾年間瘋狂斂財,任何一次交易都與夏永俊脫不了干系。貪腐沒有“安全屋”,真正的安全是規范用權、審慎用權,敬畏紀法、敬畏公權。
從近年來查處的嚴重違紀違法案例中可以看出,自以為貪腐手段“高明”、自欺欺人,最終受到紀法嚴懲的黨員干部不在少數。分析他們的腐敗過程,信念動搖、思想變質、精神“缺鈣”是共同點。夏永俊秉持金錢至上的錯誤想法,盲目攀比,認為“有錢就能光宗耀祖”“人窮會被看不起”,進而權力觀異化,既想當官又想發財,把權力當成為自家謀利的工具,丟失了初心與本色,最終墜入腐敗深淵。
嚴管就是厚愛,這句話對黨員干部身邊人同樣適用。作為哥哥,應當帶好路、把好關,劃清公與私的界限,正確處理公與私、親與情的關系,指引弟弟走正道,幫助其實現人生價值。作為黨員領導干部,更應嚴守底線、以身作則,堂堂正正、廉潔奉公,嚴格約束家人,管好身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