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供電局以新技術應用推動生產組織模式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圖為5G巡檢機器人在變電站“巡邏”。
扎根、生長于深圳這片改革熱土,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正借改革東風實現高質量發展:推行全員業績責任制和契約化管理機制,全員勞動生產率居全國供電企業前列;加快管制性業務改革,“獲得電力”指標在營商環境評價中連續兩年全國領先。
這是南方電網公司改革奮進的縮影,也是商業二類企業改革奮進的寫照。
作為全國“雙百企業”中的供電企業,深圳供電局以落實保障國民經濟運行為目標,牢記自身作為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企業的使命,強調愿改、敢改、真改、快改,全力打造商業二類企業綜合改革范例。目前,改革三年行動總體任務完成率已達84%。
強根固魂,“紅色引擎”驅動改革發展
近年來,深圳供電局全面落實“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領導體制。黨委在參與“三重一大”問題決策過程中,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作用,科學實踐履責程序,“紅色引擎”持續強勁。
為把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治理效能,深圳供電局建立外部董事占多數的董事會。以黨委為紐帶,治理結構交叉不重合、分離不獨立,有力保障了各治理主體既不相互替代,也不各自運營。
同時,內外搭配、優勢互補的董事組成結構,確保了董事會決策的科學性、審慎性和獨立性,提升了決策質量。比如,在“十四五”電網規劃編制中,局董事會成員就深圳投資建設充電基礎設施等關鍵事項進行充分決策論證,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有效推動南方電網公司在深圳投資充電設施業務全面鋪開。
小案例折射大變革。深圳供電局還明確《公司治理主體權責清單和授權清單》,形成黨委、董事會、經理層三大主體168項權責事項、董事會16項授權事項,逐步構建了權責法定、權責透明、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
銳意攻堅,緊牽“牛鼻子”促“三能”
三項制度改革是國企改革的核心內容,也是難啃的硬骨頭。深圳供電局迎難而上,銳意攻堅。
“11天培訓、拆解10條電纜、更換100個創可貼、每天換3次衣服、每晚9點堅持加練……”近日,深圳福田供電局一位入職10年的女員工在朋友圈“曬”出自己參加配網電纜技能培訓的戰績,贏得許多同事點贊。這正是全員崇尚技能、力爭上游的微觀體現。
基層員工感受到的變化,與深圳供電局“增強動力、激發活力、提升效率”的改革初心完全契合。深圳供電局緊緊牽住“牛鼻子”,推行“目標層層分解、責任層層傳遞、考核層層落實、激勵層層銜接”的全員業績責任制與契約化管理體系,分層分類明確考核業績指標要求、考核方式方法、考核結果應用規則、權利義務和薪酬福利,最終推動“三能”(能上能下、能進能出、能增能減)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
深圳供電局還拓寬專家通道,實現各業務領域全覆蓋;增設業務尖兵,員工“跳一跳摸得著”;推廣專項崗位機制,施行任期管理、屆滿強制裁撤,提升人力資源管理對重難點業務支撐能力,加速員工成長;創新設置薪酬自主分配離散度等差異化管控機制,探索“重獎、保障、津貼”多重激勵機制,干部員工隊伍穩定有序、活力明顯激發。
先行先試,“闖”出電網混改“前海模式”
2021年9月6日,“前海方案”正式發布,深圳前海再迎新機遇。
前海向前,電網混改值得銘記。深圳供電局是前?;旄膶嵤┩七M主體,混合所有制增量配電網企業——前海供電公司2015年成立以來,積極探索創建國際先進電網企業的途徑:做實“三會一層”職權和議事規則,確保前海供電公司治理協調運轉及有效運作;推動前海供電公司經理層全體成員實現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明確權責、約束和薪酬彈性……
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前海供電公司現代企業法人治理等6項可復制推廣的“前海經驗”走向全國。一張張亮眼成績單印證了電網混改“前海模式”之成效:前海電網探索220千伏直降20千伏嵌入式附建變電站和電纜隧道輸電通道,節約40多萬平方米土地;推出“臨時共享”,為客戶節約臨電建設時間50%以上,節省投資40%以上,入選《廣東自貿試驗區第四批制度創新案例》……
新征程顯新氣象。聚焦電網企業主責主業,深圳供電局將緊密跟進,前?!皵U區”后行政區和經濟區適度分離新管理體制實施情況,與前海供電公司攜手研究謀劃,新管理體制下供電服務、電力調度、電網建設、運維管理等適應性變革,進一步提高企業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更好地支撐前海打造核心引擎。
奮進不息,創新種子落地生花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2018年,建成“線上+線下”的雙創基地并制定管理辦法,暢通員工兼職創新、全職創新及離崗創業創新渠道;2020年實行科技項目“自薦、揭榜、掛帥”機制,著力解決“雙碳”、新型電力系統等實際問題……深圳供電局創新潛力持續釋放,創新紅利正在凸顯。
傳統勞動密集型管理模式已難適應電網運維量增加的趨勢,深圳供電局以技術創新推動生產組織模式變革。在深圳“5G+全棧國產化+智能電網”應用示范單位——500千伏鵬城變電站,巡檢機器人掃描設備狀況,借助5G網絡將數據實時傳回控制室,有效減輕了變電運行人員工作壓力。被機器“替下”的部分運行人員轉而從事復雜度更高的檢修、繼保工作,解決相關專業結構性缺員等問題。
此外,在調度,調控一體化促使線路操作時間縮短90%;在輸電,“數字監控班+數字智慧輸電平臺+數字運維班”的運維模式已然形成,線路遠程巡視占比高達82%。
創新的不僅是技術,還體現在生產經營方方面面。深圳供電局推行小微企業“今天提申請、明天用上電”,推出“無感辦電”、刷臉繳費、“負荷地圖”等數字化服務;創建“零停電”“零感知”工作體系和技術保障體系,2020年深圳客戶年平均停電時間(低壓)24.6分鐘/戶;開發3大類71項“基礎+增值”服務產品,為客戶提供更專業更多元的現代化供電服務,加快打造能源服務生態圈。
深圳供電局將全力確保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和深化國企改革“雙百行動”任務高質量如期完成,加快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繼續為“雙區”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
(數據來源: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