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以來,國內出現多點散發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呈快速發展態勢,一周之內已波及11個省份。
對于此輪疫情,在10月24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吳良有表示,此次疫情一是波及范圍廣,目前發現的跨地區感染者絕大多數與旅游團或自駕有關,潛在風險人員的跨地區流動性大,涉及到的省份較多,疫情存在進一步擴散的風險。二是傳染性強,本起疫情的病毒為德爾塔變異株,部分病例的呼吸道樣本病毒核酸載量高,提示病毒排毒量大、傳播力強,在暴露人群中引起續發傳播的風險高。
傳播鏈總體比較清晰
雖然疫情源頭目前還在流調溯源中,不過傳播鏈總體比較清晰,大多與旅游相關。截至10月23日24時報告的133例感染者中106例與旅行團傳播鏈有關,涉及到13個旅游團或自駕游。
與此同時,據吳良有介紹,根據現有的流調和病毒測序結果,病例的病毒全基因組序列與國內此前疫情的同源性低,提示本次疫情是由一起新的境外輸入源頭引起。
“從這次德爾塔病毒在全基因序列上與國內之前的病毒不同源可以看出,我們之前的德爾塔病毒相關疫情的確被清零了。由于國外疫情不斷,我們面臨的風險關鍵還是輸入環節,同時發現病例后要迅速切斷傳播路徑,才能控制疫情在更大范圍內進一步傳播。”一位流行病學專家表示。
此輪疫情發生后,中國依舊上下一體啟動了應急防控措施。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第一時間派出強有力的工作組,趕赴內蒙古、甘肅、陜西、寧夏等4個省份指導支持地方開展幾方面的工作。
“對目前未發生疫情的地區,國家衛生健康委要求強化疫情監測和信息報告、區域協查,從嚴落實常態化防控措施,做好應急處置的準備工作,堅決防范疫情輸入擴散。”吳良有表示。
此外,交通部已經切斷了中高風險區對外道路客運。據交通運輸部應急辦副主任周旻在上述會議上介紹,疫情發生后,交通部第一時間暫停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的縣級行政區域開展對外道路客運服務,暫停中風險地區所在城市的跨城公交、出租車、順風車業務。對中高風險地區軌道交通和城市公交站點實施跨站、甩站運行,全力切斷疫情傳播渠道。
截至目前,甘肅的蘭州、嘉峪關、張掖市,內蒙古的二連浩特市、額濟納旗等地,已經全面暫停道路客運服務。
相關區域的旅游更是啟動了熔斷措施。
在上述會議上,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管理司司長劉克智表示,此次嚴格執行跨省旅游經營活動管理“熔斷”機制。對出現中高風險地區的省(區、市),立即暫停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經營該省(區、市)跨省團隊旅游及“機票+酒店”業務,并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截至目前,全國中高風險地區分布在北京、內蒙古、貴州、甘肅及寧夏等五省(區、市),相應地,上述五省(區、市)均已暫停跨省旅游經營活動。同時要求,從10月23日起,全國暫停經營旅游專列業務。
秋冬季新冠與流感疊加
目前,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還處于高位水平,境外疫情輸入中國的風險持續存在。特別是新冠病毒變異株的不斷出現,為疫情發展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此外,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秋冬季后,流感病毒正在抬頭。
“進入2021年以來,流感的活躍度在增加,有些國家已經出現了流感的流行。我國監測結果顯示,2021年3月以來,全國流感活躍度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尤其是9月份以來,我國南方一些省份流感活躍水平呈明顯上升趨勢。專家綜合研判今冬明春可能存在流感流行的風險,如果再出現新冠的話,可能出現疊加的風險。”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在上述會議上表示。
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尤其是嬰幼兒和老年人接種之后,可以降低嚴重并發癥的風險。不過,中國流感疫苗接種率一直不高,這給流感的流行帶來了機會。同時,王華慶提醒,接種新冠疫苗也不能代替流感疫苗。
另一方面,國家也正在加強新冠抗體的水平,推行加強針的接種,進一步提升新冠疫苗的保護力,以緩沖秋冬季節的新冠疫情與流感疫情的疊加。
王華慶認為,根據目前國內外研究結果看,隨著接種疫苗時間的推移,一些人的中和抗體水平在下降,保護效果在削弱。在這種情況下,加強免疫可以提高抗體水平,是快速讓抗體水平反彈的一項措施。對于新冠疫苗的最佳接種程序還需要不斷研究和探討。
不過,王華慶認為,一個理想的疫苗,在通過全程免疫后會起到很好的效果。即使后面需要加強,它的加強劑次也有限。所以希望將來有更好的疫苗,有更好的接種程序來達到牢固的人群保護效果。不斷地加強免疫、不斷地開展加強接種不是我們最終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