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正式發布全國碳排放市場(簡稱全國碳市場)的交易細則,業內預計將在近期開市。
受該消息影響,23日,新能源、光伏、碳中和概念等板塊的個股表現活躍。至當日收盤,新能源板塊指數漲2.29%,其中恩捷股份漲停,中材科技、中環股份、運達股份、宏發股份、洛陽玻璃等漲逾5%;光伏產業板塊指數漲1.35%,其中吉電股份、南玻A、帝科股份、帝爾激光等漲逾5%;碳中和概念指數漲近1%,其中華自科技、三峽能源、浙江新能、銀星能源、東方盛紅等漲停,隆華科技、德業股份、福建金森、南華儀器、中國核電、先河環保等多股收漲。
有消息稱,2021年發電行業可能將率先啟動上線交易,“十四五”期間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航空等高排放行業也將陸續納入全國碳市場。
華西證券輕工團隊研究員徐林鋒預計,林業碳匯具有較大的開發價值,特別是國內生態紅線制度下,林業碳匯無疑是盤活林業資產的最有效手段。
中信建投證券研究員張玉龍預計,在未來的投資領域,光伏、風能核電、電動汽車、智能電網,包括支撐性的火電及碳捕捉利用與存儲、儲能系統、氫能等都具有很好的前景。此外,與碳資產管理直接相關的碳足跡核算、碳核查、碳捕捉和儲存等產業,也會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記者 詹鈺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