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沖擊創業板上市的上海泓博智源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泓博智源”)審核狀態已變更為“已問詢”。
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泓博醫藥在創業板IPO招股書中披露的“財務數據差異”一項顯示,招股書中所披露的2017年至2018年的“營業總收入”、“凈利潤”等多項數據指標與新三板時期披露的數據存在較大差異,部分科目的差異值高達上千萬元。而經過上述數據“更正”,泓博醫藥2018年的凈利潤從大幅下滑60.85%,被“更正”為僅下滑24.57%。
盡管泓博醫藥在招股書中將此差異歸因于“會計差錯更正”,但北京鼎臣管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史立臣告訴記者,醫藥企業多項財務數據前后披露不一致的情況并不常見。
招股書數據“大戰”新三板財報遭質疑
資料顯示,泓博醫藥成立于2007年12月,是一家新藥研發以及商業化生產一站式綜合服務商。2016年5月24日,公司在股轉系統(新三板)掛牌,證券簡稱“泓博醫藥”, 證券代碼“837359”;2019年12月25日,公司終止在股轉系統掛牌。
泓博智源(香港)醫藥技術有限公司(“香港泓博”)持有36.8774%的股份,為泓博醫藥控股股東,PING CHEN、安榮昌、蔣勝力合計控制59.8108%股份,是實際控制人。其中,PING CHEN 擔任董事長、總經理,蔣勝力擔任董事、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安榮昌擔任董事。
招股書披露的主要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0年9月30日,泓博醫藥的營收分別為1.31億元、1.26億元、2.45億元、2.0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217.14萬元、918.13萬元、4725.47萬元、4073.77萬元。整體來看,營收和凈利潤整體呈增長態勢。
不過,記者注意到,泓博醫藥招股書所披露的多項數據(簡稱“申報數據”)與此前在新三板時期所發布的財報(簡稱“原始數據”)不一致。
記者梳理發現,泓博醫藥申報數據和原始數據所存在的差異,主要聚集在2017年和2018年兩個年份,差異數額在幾十萬到上千萬元間不等。
具體來看,2017年至2018年間,“資產總計”、“負債合計”、“所有者權益合計”、“營業總收入”、“凈利潤”等7項數據指標均存在差異。
其中,“所有者權益合計”的申報數據和原始數據差異最大,2017年該差異為-1063.30萬元,2018年該差異為-854.82萬元;其次,2017年凈利潤的申報數據和原始數據差異也高達-774.97萬元。
資產和負債方面的差異值也較大。2017年的資產總計和負債合計的申報數據和原始數據差異分別是-683.24萬元、380.06萬元;2018年的資產總計和負債合計的申報數據和原始數據差異分別是-586.51萬元、268.31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網財經記者在對比后發現,上述七項數據中,有五項數據的變動為“同向變動”,即2017年的變動差異與2018年的變動差異,其方向同為“正向變動”或同為“負向變動”,而唯獨“凈利潤”和“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兩項,為“逆向變動”:2018年的“凈利潤”和“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兩項數據,從修正前的779.95萬元增加為918.13萬,變動為增加了138.18萬元;2017年的“凈利潤”和“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兩項數據,從修正前的1992.11萬元縮減為1217.14萬元,變動為縮減了774.97萬。
在這2018年一增、2017年一減之后,泓博醫藥2018年的凈利潤數據大幅“改觀”:按原財報數據計算,公司凈利潤從1992.11萬元大幅下滑至779.95萬元,下滑幅度超過60%;而修正之后,公司凈利潤從1217.14萬下滑至918.13萬,下滑幅度大幅收窄至24%左右。
泓博醫藥對此表示,2017年、2018年因會計差錯更正,公司對財務報表部分科目進行了調整。“公司發現上述信息披露差異時已在股轉系統終止掛牌,故未在股轉系統進行更正披露。其他披露與新三板期間披露信息不存在實質差異。”
史立臣告訴記者,“這個解釋是否合理主要取決于監管機構的判斷。”
值得注意的是,泓博醫藥此次創業板IPO的會計師事務所是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簡稱“立信所”),審計報告也由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出具。
記者查詢中國證監會官網了解到,立信所曾多次因未勤勉盡責,未執行必要的審計程序等原因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罰單”,還曾被列入“2016年證監稽查20大典型違法案例”。
2016年7月22日,中國證監會發布的“證監會對4宗案件作出行政處罰”顯示,立信所在為大智慧開展2013年年報審計業務中未勤勉盡責,未執行必要的審計程序,未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被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沒收業務收入70萬元,并處以210萬元罰款。
2017年6月23日,中國證監會發布的“證監會對5宗案件作出行政處罰”顯示,立信所作為浙江步森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與廣西康華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康華農業”)重大資產重組項目的審計機構,在審計過程中未勤勉盡責,虛構核實函證對象收件地址的審計程序,未能發現康華農業銷售收入、應收賬款造假的事實;未實施恰當的審計程序,未能發現康華農業的銀行存款造假的事實;虛構與康華農業前任注冊會計師溝通的審計程序;出具的康華農業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1月至4月即三年又一期財務報表審計報告存在虛假記載。
立信所的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法》第173條規定,被中國證監會沒收業務收入45萬元,并處以45萬元罰款。
2018年8月6日,中國證監會發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立信會計師事務所、鄒軍梅、程進)〔2018〕78號”顯示,立信所因在對金亞科技2014年度財務報表審計時,未勤勉盡責,出具了存在虛假記載的審計報告,被中國證監會沒收業務收入90萬元,并處以270萬元的罰款。
信披或存“避重就輕”之嫌
據招股書公開披露,泓博醫藥的全資子公司泓博智源(開原)藥業有限公司(“開原泓博”)所受行政處罰合計8項,處罰總金額約為76萬元,其中處罰金額在10萬元及以上的行政處罰共有4項。
在上述處罰中,環保類處罰共計5項,被處罰原因涉及環保設施未正常運行、廢氣排放超標等。
針對上述處罰,泓博醫藥稱,公司已經進行了整改,包括制定了嚴格的環保及安全管理制度,并在污染治理上加大投入,不斷優化工藝及設備,并根據生產需要適時引進新的環保設備。同時也透露,雖然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止環境污染和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但仍存在由于不能達到環保要求或發生安全生產事故而被有關部門處罰進而對生產經營造成不利影響的風險。
資料顯示,開原泓博成立于2008年9月,主要承擔泓博醫藥的商業化生產業務。開原泓博是2017年5月31日開原亨泰制藥有限公司(簡稱“亨泰制藥”)更名而來。
泓博醫藥在招股書中強調,除了開原泓博存在上述一般行政處罰,2017年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及其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公司章程》的規定開展經營,不存在重大違法違規行為,也未受到國家行政及行業主管部門的重大行政處罰。
不過,記者注意到,亨泰制藥曾因環境違法行為被開原市環境保護局責令停產整治等,甚至亨泰制藥負責人被實施行政拘留。
鐵嶺市生態環境局官網于2017年5月6日公布的《中央環境保護督察邊督邊改信息公開情況》(第三批、第十七批)顯示,經調查,亨泰制藥存在污水治理設施不正常運行、危險廢物不如實申報的違法行為,開原市環境保護局對其存在的違法問題處以責令停產整治、責令改正違法行為、罰款等并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對亨泰制藥負責人實施行政拘留。
不過,泓博醫藥并未在招股書中披露“責令停產整治、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對亨泰制藥負責人實施行政拘留”等重要信息?!督洕鷧⒖紙蟆吩谌涨皥蟮乐赋觯┽t藥在招股書中并未披露該情況,存在對群眾舉報環境違法事件“避重就輕”之嫌。
史立臣表示,“對亨泰制藥負責人實施行政拘留屬于重大行政處罰事項,這些情況必須要在招股書中披露出來,不然會誤導投資者的。”
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王貝貝表示,在招股書中刻意隱瞞違法違規致企業負責人被行政拘留的案件事實顯然涉嫌信披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七十八條、第八十條、第八十一條的規定,企業的違法違規行為屬于信息披露義務范圍內,依法應當公開。該藥企的行為已經構成違法。
王貝貝同時告訴記者,行政拘留是最嚴厲的一種行政處罰,已經構成“重大違法行為”’和“重大行政處罰”。作為招股書中“公司合法合規情況”規定的信息披露內容,這無疑是評估中的明顯瑕疵,對審核肯定會有一定影響。“不過涉及發行上市事項的主要事宜還是由發行審核委員會決定,如果保薦機構、企業和發審委溝通順利,IPO受到的影響會減小。”
此外,記者注意到,泓博醫藥實際控制人之一的安榮昌還曾卷入當地環保官員受賄案件中,不過,泓博醫藥所披露的招股書中對此卻只字未提。
2019年10月15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鹿軍貪污、受賄一審刑事判決書》((2019)遼1282刑初1號)顯示,2011年至2017年,被告人鹿軍利用其擔任開原市環保局局長職務的便利,在環保審批、監管過程中為請托人謀取利益,向多家企業索取財物8次,累計索取人民幣285萬元。其中,鹿軍向請托人亨泰制藥、開原亨泰化工有限公司(簡稱“亨泰化工”,2020年3月更名為“開原亨泰營養科技有限公司”)2家企業索取財物6次,累計索取人民幣215萬元。
記者注意到,亨泰制藥、亨泰化工與安榮昌均存在關聯。
天眼查顯示,2013年10月29日,安榮昌、蔣勝力等退出亨泰制藥的投資人,同時,安榮昌擔任監事、執行董事兼總經理職務,彼時,安榮昌還擔任亨泰制藥董事長一職。
2018年2月12日,開原泓博(已更名)法人代表安榮昌變更為陳剛,安榮昌同時辭去了開原泓博執行董事兼總經理職務。
亨泰化工則系安榮昌持股70%的控股公司,安榮昌在該公司任執行董事、總經理等職。2017年2月17日,亨泰化工負責人從安榮昌變更為楊威。(記者 牛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