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昨日發布公募基金市場數據(2020年8月),數據顯示,相比于7月份,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份額雙雙增加,而債券基金和貨幣基金份額繼續減少。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8月份股票型基金份額10873.79億份,較7月份增加409.58億份;混合型基金份額22439.37億份,較7月份增加1710.69億份,權益類基金份額整體較7月時增加超2000億份。
數據顯示,8月份債券基金份額25672.62億份,較7月份減少643.19億份;貨幣基金份額73492.70億份,較7月份減少2592.71億份,固定收益類基金8月份份額整體減少超3000億份。此外,QDII基金份額較7月份減少近20億份。
另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8月份,共有12只股票型基金和41只混合型基金于當月發行并成立,合計首募份額1492.28億份,另有15只于6、7月份發行的權益類基金成立,合計首募份額205.32億份。
數據可見,8月份成立的新權益類基金份額依然低于當月權益類基金增加份額,除新基金外,同樣有存量權益類基金份額增加,可見資金借道基金入市熱情依然高漲。
8月份后股市開始持續震蕩,不少板塊回調較大,結構性行情趨勢明顯。不少基金經理認為,相比于債券類資產,股票資產依然最具配置價值。
針對近期持續震蕩的市場,長盛基金認為,應該用投資長期主義的視角積極看待市場,震蕩期或許是更好的建倉期。基于對經濟和股市資金的樂觀判斷,震蕩后,四季度仍有動能繼續向上。
嘉實基金固收投資總監胡永青指出,債券市場當前的收益率水平從中長期看已經開始具備一定的配置價值,其中中短端的確定性更高,長端則可能還有震蕩調整的空間。權益市場在寬貨幣往寬信用演繹背景下往往會相對活躍,疊加資本市場正在經歷的供求雙向制度變革,一個更具備資源配置效率,更有可持續財富效應的市場是監管樂于看到的結果,因此繼續看好權益市場的表現。在經濟復蘇可持續的背景下,市場機會將會更加多元化,部分金融,地產,汽車、旅游等可選消費,基建產業鏈都面臨低估值下的修復機會。
融通逆向策略基金經理劉安坤判斷,市場短期有反彈動能,尤其是成長股,但中期仍看好順周期的結構性機會。經過近兩月的調整尤其是近兩周的明顯調整,成長股比如半導體或有觸底反彈的短期需求,但根據自上而下的風格判斷,中期仍可以趁此機會,加大對順周期資產的配置以平衡組合,順周期機會大體分為景氣向上的裝備制造類(如工程機械、汽車、家電),總量型且低估值的銀行保險、化工,受益疫情恢復的酒店航空(潛在催化劑是新冠疫苗漸行漸近)。
博時基金魏鳳春認為,A股震蕩仍然是九月的市場特征,估值越高調整越劇烈,低估值的相對收益較為明顯。調整的動能在逐步衰減,目前的策略是用時間換空間。從風格來看,中國經濟的良好修復仍然可以對沖海外的沖擊,這些內循環帶來的周期機會仍將持續。
國投瑞銀基金對權益市場保持相對樂觀的態度。放眼全球,中國經濟增速相對較高,中國資產成長性較好、估值相對不高,其中有較多值得配置的行業,比如消費、制造業、科技領域等,具體看,消費領域的國產化妝品、醫美、寵物消費;制造業領域的消費電子產業鏈、可穿戴設備AR等;科技領域的新能源車產業鏈。傳統行業中,如果未來銀行板塊估值修復,也存在較大機會。(記者 張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