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花8888萬元的價格拿下央視食品飲料類的“年度標王”,一度力壓哇哈哈AD鈣奶,如今卻沉寂已久的太子奶,近日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內。
近日,新華聯(000620)(000620.SZ)拍賣所持湖南太子奶集團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太子奶”)40%的股權卻無人出價,最終流拍。
8月7日,持有太子奶60%股份的三元股份(600429)(600429)公告稱,在第二次公開拍賣中買下了新華聯所持太子奶的40%股份,完成后,太子奶將成為三元股份全資子公司。
(資料圖)
股權七折拍賣卻無人問津
大股東最后接手
近日,新華聯控股(000036)有限公司(000620.SZ)所持湖南太子奶集團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太子奶”)40%股權拍賣“已流拍”,拍賣過程中無人出價。
司法拍賣信息顯示,新華聯所持太子奶40%的股權被公開拍賣,拍賣方是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這筆股權評估價為1.25億元,起拍價為8756.76萬元,相當于七折折扣,拍賣保證金為437.84萬元,增價幅度為43萬元。
這場股權拍賣,雖然吸引了2039次圍觀,有19人設置提醒,但卻沒有一人出價報名。
8月7日晚,三元股份公告,8月6日10時至8月7日10時,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在淘寶網司法拍賣網絡平臺上對新華聯控股持有的湖南太子奶集團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湖南太子奶”)40%股權進行第二次公開拍賣,公司以7005.40萬元的價格競得,后續公司將根據法律法規要求辦理有關各項手續。
8月4日,三元股份第八屆董事會第七次會議曾審議通過了《關于參與新華聯持有的湖南太子奶40%股權第二次拍賣的議案》。
當時,三元股份稱,近日,公司收到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通知,市三中院將對新華聯控股持有的湖南太子奶40%的股權進行第二次公開拍賣,公司作為湖南太子奶股東享有優先購買權,市三中院向公司征詢是否主張優先購買權。綜合考慮湖南太子奶未來發展,董事會同意公司參與本次拍賣并行使優先購買權,同時授權經理層辦理參與本次拍賣有關的各項具體事宜。
曾花8888萬元成為央視“標王”
如今七折拍賣無人問津的太子奶,曾經也是乳業巨頭。彼時,一句“飯前飯后太子奶,天天補充乳酸菌”的廣告語傳遍大街小巷,也成為許多80、90后的童年回憶。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11年,它因為無法清償負債而被重整,而在破產重整10多年后,曾經“兒時的回憶”飲料神話太子奶卻以這種方式回歸公眾視野,令人唏噓不已。
據時代周報、證券時報等媒體報道,1996年,以300元起家,在嘗試過賣掛歷、開酒店后,36歲的湖南人李途純在株洲建立了太子牛奶廠。次年李途純以8888萬元的價格拿下央視食品飲料類的“年度標王”。自此,太子奶開啟了它的黃金十年
廣告投放后,太子奶訂單大增。區域品牌也打開了全國的局面。2001年到2007年,太子奶的銷售額從5000萬元躍升到了30億元,其乳酸菌發酵飲料也超過娃哈哈等企業同類產品,市占率常年超70%。
據中國青年報,太子奶最高峰期,員工人數多達8000人。李途純更是放言,“要進入世界500強”,“做千年企業”。當時與李途純共事的人評論他敢于決斷、擅長交際。
據中國青年報2010年5月報道,一位知情人士稱當時太子奶的資產總額還沒有競標價格高,李途純到央視競標都是借錢去的。
據北京青年報,2007年,拿到高盛等旗下私募股權基金融資后的太子奶走上了多元擴張的道路,并簽署了對賭協議。隨后,金融危機爆發,太子奶遭遇花旗銀行逼債、銀行緊縮信貸,資金鏈開始斷裂,李途純在對賭中失去太子奶的控制權。
為緩解資金需求,太子奶以高息向經銷商、員工集資,甚至不惜借高利貸。2010年李途純因涉嫌非法吸儲被抓捕。2011年,太子奶破產重整,接盤方三元股份與新華聯組成的聯合體提供3.75億元償債資金,獲得太子奶100%股權及其對應的可用資產。三元股份和新華聯分別持有太子奶60%和40%股份。
但是即使是作為大股東的三元也沒有能救活太子奶,還拖累了自己的業績。重整后,太子奶連續虧損,近兩年更是凈利潤虧損的金額超過了當年的營收。
三元股份財報顯示,太子奶近年來處于虧損境地。2021年,太子奶實現營收1851.96萬元,凈利潤為-5897.93萬元,系三元股份主要控股參股公司中虧損最大的子公司。
2022年一季度,太子奶仍處于虧損境地。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15.6萬元,凈利潤為-426.2萬元。
據北京商報,在業內看來,此次股權拍賣落定,對于太子奶來說或許看到了希望。“太子奶主攻中南市場,對于偏于北方市場的三元來說有一定的補充。而此次被三元股份拿下全部股權后,太子奶虧損的局面也有望得到改善。”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
據紅星新聞,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太子奶屬于常溫乳酸菌飲品,這一品類整體已經“日落西山”。如果產品沒有差異化,渠道沒有利潤和服務,新生代消費者不熟知其品牌,企業沒有資金和資源來支持營銷,太子奶的沒落不可避免。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紅星新聞、北京青年報、中國青年報、中國證券報、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