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保險公司分支機構關停頻現。7月24日,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年內有956家保險公司分支機構獲批“關門謝客”,而獲批開業的機構僅有216家,照此計算,年內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凈減少740家。
從撤銷及新設主體來看,保險公司縮減的主要是營業部、營銷服務部等機構,而增設機構主要是分公司及支公司。尤其是大中型財險公司,在籌建、新設分支機構方面更為積極。
年內險企分支機構縮減740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無論是壽險第一大渠道個險,還是占據財險業半壁江山的車險,均有賴于營業網點的鋪設。通過鋪渠道、拉人頭、建機構來擴大保費規模,是許多保險公司的“傳統”,但近兩年,隨著保費收入增速放緩,保險公司也出現了“關店潮”。
7月24日,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22年開年至今,銀保監系統共批準撤銷956家保險公司分支機構,而今年保險公司新設的分支機構有216家。照此計算,年內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凈減少740家。
從裁撤主體看,保險公司縮減的主要是營業部、營銷服務部等“毛細血管”機構,其次是支公司,這些被裁撤的機構多位于三四線及以下城市,不論是頭部保險公司還是中小保險公司,都有裁撤分支機構的動作。例如,某頭部保險公司曾一口氣撤銷了33家分支機構。
緣何部分保險公司選擇關閉自己的營業網點?資深精算師徐昱琛分析,一方面是數字化轉型,使得消費者投保、業務辦理越來越方便,很多業務不需要再去營業網點辦理,完全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或者App完成,保險公司也不再需要太多的線下網點;另一方面是節約成本的考慮,因為運營一個營業部或支公司,無論是場地還是人員配置,都會產生固定的開支,縮減分支機構可以節約成本。
部分分支機構業績不佳也是被裁撤的重要原因,一位壽險公司分支機構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他供職的公司每一級機構都需要分攤業績、參與考核,如果某個機構業績常年不達標,就非常有可能被“砍掉”。
當然“生意不好整柜臺”的操作并不是一家公司的“專利”。比如,今年已經撤銷了30多家分支機構的渤海財險,在其償付能力報告中曾明確表態,要堅決裁撤虧損機構,加速出清虧損業務。
大中型財險公司加速布局支公司
很多保險公司在裁撤分支機構的同時會不斷籌建、設立新的分支機構。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保險公司獲批設立的分支機構有216家,而正在籌建的分支機構為274家。
保險公司籌建增設的機構主要是分公司及支公司。其中財產險公司尤其是一些大中型公司,對設立分支機構的意愿更強烈。年內國壽產險、平安產險、太平財險、中華聯合財險等險企,均在加速布局分支機構。
“財產險公司對風險管理服務和理賠要求更高,對分支機構布局較多。”首都經貿大學保險系副主任李文中認為,對于大中型公司而言,在當前行業相對不景氣的情況下,正是發揮規模經濟優勢,進行擴張布局較好的機會。
徐昱琛也表示,對于財產險公司來說,車險業務仍舊占據一半甚至更多。與重疾險等傳統人身險業務相比,車險業務出險率更高,理賠更頻繁,也更依賴線下辦理,所以開設分支機構的需求更大。
從監管的動向來看,中小財險公司精細化、集約化將是未來的一大趨勢。2021年9月,銀保監會在業內發布《推動財產保險專業化、精細化、集約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強化精細化管理能力、完善集約化運營體系,并鼓勵中小公司強化銷售渠道垂直管理,縮小管理半徑,合并裁撤低產能分支機構,降低運營成本。
意在調整資源配置
保險公司大體可分為四級,總公司是一級機構,二級機構是省級分公司,三級機構一般是中心支公司,四級機構包括支公司、營銷服務部或業務部等。如果將保險公司裁撤分支機構視為在市場競爭中的“撤退”,那么增設機構就是對未來市場的期待和布局。
實際上,不論是增設機構還是裁撤機構,背后都是保險公司在調整資源配置。但綜合來看,今年保險公司縮減的主要是營業部、營銷服務部等機構,而增設機構主要是分公司及支公司。
對于保險公司如此調整,李文中認為,保險公司的營業部和營銷服務部主要功能是銷售,近些年互聯網保險的快速發展能對其有效替代,但分支公司一方面是業務范圍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公司業務綜合管理的需要。徐昱琛則表示,雖然大部分業務可以在網上完成辦理,但是保險公司還是需要一些線下的機構給當地消費者一個信心,所以設立一些二級、三級機構是很有必要的。
對于保險公司在分支機構上的調整,監管也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引導。2021年9月份,銀保監會印發《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市場準入管理辦法》,要求險企設立分支機構應遵循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審慎決策、嚴格管理等原則。經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分支機構,應具備持續經營能力和服務能力。
北京商報記者 陳婷婷 李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