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周刊 特約 | 胡東輝
一則豫能控股(001896)將出面調解俄烏戰爭的公告被做成卡片在微信群里傳來傳去,說是為了解決全球能源危機,豫能控股將出面調解俄烏戰爭。一看就是假的,因為沒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公告編號,聽上去也不靠譜。為了確證,筆者特地去查了當天豫能控股發布的公告,果然沒有這則公告。不知是誰瞎編的,發帖者倒是敢把自己的賬號貼在上面。后來發現,當天還有多家上市公司“躺槍”,也都“發出”了將出面調解俄烏戰爭的“公告”,帖子來源都是語焉不詳的“股吧”。看來這是批量造謠,問題是,怎么沒人管?
【資料圖】
別出心裁追求刺激
造這種謠是很容易被識破的,而造謠造到上市公司身上,更容易被識破,因為只要去看一看上市公司發布過的公告,很容易發現是子虛烏有。誰膽子這么肥,竟敢造這種謠?造謠者究竟是為了什么呢?難道只是為了開個玩笑?這種玩笑也是能隨便開的?有這么多的上市公司,為什么偏偏選中了豫能控股等幾家公司?這顯然不是隨機挑選的,而是有意為之,目的在于刺激股價。其實這并不是什么利好消息,能起到的作用也就是吸引一眾眼球。結果第二天豫能控股盤中一度漲幅超過6%,收盤漲近3%。造謠者似乎得逞了。
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拿外交大事來開玩笑,過去也有過。當年,鮮言實控的ST慧球在一次股東大會前,曾經拋出1001項議案,為了湊滿1001項議案,挖空心思,竟然把我國的釣魚島主權也列入股東大會的議案,真是令人目瞪口呆。上市公司敢這么干,空前絕后。這一次跟上市公司無關,但卻打著上市公司的旗號招搖撞騙,這說明造謠者為了自己牟利,已經毫無底線,肆無忌憚。為了搏眼球,他們別出心裁,追求新奇,怎么刺激怎么來。至于別人信不信,別人會怎么看,他們根本不在乎,只要能達到短期目的就行。
漏網之魚暢行無阻
令人奇怪的是,這種明顯是造謠的帖子竟然能暢行無阻,甚至還有一個微信公眾號專門發了這個帖子,閱讀量超3000。筆者在行文時,這個帖子還在。為什么這種明顯造謠的帖子能這么“長壽”呢?看起來這種新的造謠方式成了漏網之魚,或許這種帖子不觸及敏感詞,不專注股市的人對這種帖子無感,只有專注股市的人,才知道造謠者想干什么。換言之,網管可能沒看出來這帖子有什么問題,但證券監管部門知道問題出在哪兒,只是反應沒這么快。其實,造謠者已經構成了散播虛假信息操縱股價的違法行為,是應當被追究法律責任的。
造這種謠言的風險其實是很大的,因為太容易被識破,而且幾乎找不到任何理由來進行辯解。這不像鼓吹上市公司有什么業務跟市場熱點有關,很難證偽,即便是上市公司發布了澄清公告,投資者仍然會固執地認為無風不起浪,此地無銀三百兩,所以造那種謠被識破難,風險低,更容易達到目的。那為什么這種拙劣的謠言仍然會被毫無顧忌地編造出來呢?只能說是造謠者急了,看到近期不少股票短期內大漲,也急不可耐,想趕快制造出具有轟動效應的熱點事件,或者盡量往熱點事件上靠,只要能增加股票的曝光量,怎么著都行。
假冒公告危害更大
俗話說,偷雞不著蝕把米。造謠者如此鋌而走險,換來的是豫能控股收漲2.94%。還有一只藏格礦業,收漲3.62%。這有什么意義?另一只京山輕機(000821)卻是跌停板,已是連續第二個跌停板。還有一只粵桂股份(000833),收跌0.44%。這說明該跌的還是跌,扭轉不了乾坤。但是造謠者接下來可能會面臨追責,跟或有收益相比,顯然是得不償失的。這件事跟一般的散播虛假信息相比,主觀惡性更大,因為是直接假冒上市公司的公告,而不是通過分析推測上市公司有什么利好,欺騙性更大,只是造謠造得太離譜,反而不可信了。
這件事也提醒監管部門,現在出現了這種更為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直接假冒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公告,這在過去還沒有先例。過去被散播出來的虛假信息都是通過所謂的研究分析渠道,是通過分析蛛絲馬跡“發現”的,或者是有所謂的內幕消息,通過上門調研得到的,但沒人敢直接假冒上市公司的公告。如果此風不剎住,會誤導很多偏聽偏信的投資者。假冒上市公司的公告,投資者未必有耐心去仔細核對公告原文,具有很大的欺騙性,同時也損害了上市公司的信譽,危害性更大。
(本文已刊發于7月2日《紅周刊》,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不代表《紅周刊》立場,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