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寧德時代(300750)、比亞迪(002594)對子公司增資
負極材料作為鋰電池四大主材之一,隨著新能源汽車、儲能等領域的快速發展拉動鋰電池需求大幅增長,電池企業不斷擴大的產能對負極材料市場需求形成了支撐。
4月19日晚間,鋰電池負極材料龍頭杉杉股份(600884)(600884.SH)發布年報,報告期內,新能源汽車的高景氣度下,公司實現營收凈利雙增,其中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逾12倍。
2022年電動車高景氣度延續,杉杉股份預計今年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為7.5億元~8.5億元,同比增長148%至181%;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5.6億元~6億元,同比增長99%至113%。
值得一提的是,杉杉股份控股子公司上海杉杉鋰電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擬增資金額30.5億元,引入比亞迪等四位戰略投資人。
截至4月20日收盤,杉杉股份股價報25.16元,總市值539億元。
電動車高景氣度下,負極材料廠業績高增
鋰電池大致可分為4個組成要素,分別是正極、負極、電解液和隔膜,缺少其一則電池無法發揮作用。
財報顯示,2021年,杉杉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07億元,同比增長151.94%;歸母凈利潤33.4億元,同比增長2320%;扣非后歸母凈利潤18.85億元,同比增長1251%。此前的業績預告顯示,2021年歸母凈利潤中值為32.45億元。
營收結構來看,負極材料是公司鋰電池材料業務的營收主要來源,在總營收中的占比達20%。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2月1日,杉杉股份完成偏光片業務的中國大陸交割并將其納入合并范圍,該業務已成為杉杉股份最大單一業務。
另外,杉杉股份正在推動以出售股權方式處置負極材料和偏光片以外的業務。2021年,公司的非經常性損益達14.54億元。主要系期內公司完成對杉杉能源19.6438%股權的轉讓交割,獲得投資收益。
杉杉股份是國內較早從事鋰電池材料業務的民營企業。公開資料顯示,1999年,杉杉股份布局鋰電材料,曾先后涉足過鋰電池正極、負極、電解液等多類業務。2020年起,杉杉股份決定聚焦兩大主業:負極材料和偏光片業務。
產銷量方面,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負極材料超10萬噸。截至2021年底,杉杉股份底設有寧波、包頭、寧德、湖州四大負極生產基地,合計產能17萬噸,有效產能14萬噸,行業中僅次于貝特瑞。
此外,杉杉股份已啟動包頭二期和四川眉山負極項目建設工作,兩個項目合計產能約26萬噸。其中包頭二期項目部分產線已開始試產;眉山基地共分兩期建設,到2022年底,公司負極有效產能預計有望達20萬噸。
石墨化缺口仍存,打造自供一體化或成負極廠商發展趨勢
由于負極材料壁壘較高,且擴建周期較長,新產能、技術需要驗證,有效供給仍集中在頭部負極廠商,增量有限,“新玩家”難在短期內實現“彎道超車”。
目前,在限電和能耗雙控的大背景下,負極行業石墨化供應緊缺并不斷加劇,價格上漲。數據顯示,2020年石墨化價格在1.3萬~1.5萬元/噸,2021年8月份則達到2萬元/噸,2021年末,進一步提升至2.5萬元/噸。
為應對下游高增的需求,消化原材料、石墨化價格上漲的壓力,負極企業都在加快打造負極一體化項目,加速石墨化自供比例的提升。“石墨化自供率提升對企業毛利率提升效果明顯。隨著企業自供率的不斷提升,委外加工成本帶來的負面影響被抵消反轉,單噸利潤不降反升,人造石墨負極材料廠商建立石墨化加工配套產能,完善人造石墨負極材料產業鏈可能是行業未來趨勢。” 一位新能源行業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杉杉股份也在年報中表示,公司正在全面加速一體化產線布局,通過參股兩家石墨化加工企業,進一步提升石墨化供應的保障能力。2022年內蒙古包頭二期達產后,公司石墨化產能將達到9.4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