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王真真)4月15日晚間,黃山旅游(600054)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黃山旅游”)發布2021年度業績。報告期內,黃山旅游實現營業收入8.95 億元,同比增長20.84%;實現凈利潤4347.1萬元,同比增長193.74%,扭虧為盈。
黃山旅游方面表示,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實現雙增長,主要得益于報告期內進山人數的同比提升,同時持有的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黃山賽富基金在報告期內的公允價值也有一定上升。
截至4月15日收盤,黃山旅游報收11.02元/股,跌幅為2.91%,市值約80億元。
10.76%,去年景區進山游客量增速超2019年水平
2021年,黃山景區累計接待進山游客167.42萬人,同比增長10.76%;索道及纜車累計運送游客362.07萬人次,同比增長15.6%。雖然黃山景區去年的游客接待量較2019年還有一定的差距,但進山游客量增速已超過2019年的3.75%。
圖/黃山旅游2021年年報截圖
具體到業務表現來看,2021年,黃山旅游的索道及纜車以2.75億元的營收、穩坐公司業務營收貢獻排名的頭把交椅。疫情前的營收貢獻“王者”酒店業務,在2021年只能以2.45億元的營收位居第二。酒店業務營收減少的背后,與徽菜業務從原酒店業務中剝離有一定關系。
近年來,黃山旅游不斷加強對徽菜業務的投資擴張,現已分別在北京、杭州、合肥等多地開設連鎖主題餐飲門店。根據公司經營業務情況,黃山旅游2021年將徽菜業務剝離為一獨立業務。數據顯示,2021年,公司的徽菜業務營收為1.35億元,同比增長64.08%,是黃山旅游去年營收增幅最高的業務,毛利率為29.63%,次于索道及纜車74.52%的毛利率,排名第二。
多個“下山”項目齊開花,全域布局、數字化加持見成效
作為一家老牌自然景區類上市公司,黃山旅游有著許多山岳景區都有的短板——靠山吃山、產品供給單一、產品創新不足等,這也是制約黃山旅游發展的瓶頸問題。2016年前后,黃山旅游為轉型提出了“二次創業”戰略,分解為“走下山、走出去”“旅游+”“一山一水一村一窟”發展戰略。
從2021年年報披露的信息來看,過去一年,黃山旅游的“二次創業”戰略成果顯著。其中在“山”方面,獅林崖舍圍繞打造“自然裸心”高端山奢定位正在推進項目掃尾;“水”方面,引進豪華游艇、拖傘艇等水上娛樂設施設備,豐富了產品體系;“村”方面,用好歸隱旅游公司平臺,持續推進微旅游目的地項目進展;“窟”方面,將傳統觀光的花山謎窟升級為集主題化、休閑化、科技化于一體的沉浸式主題樂園“花山世界·花山謎窟園區”已對外營業。黃山旅游曾預測,花山謎窟項目核心景區板塊年經營收益將有約1.7億元。不過現階段來看,該項目談盈利為時尚早。黃山旅游2021年度報告顯示,黃山市花山謎窟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年虧損額為2743.66 萬元。
此外,黃山旅游聯合黃山藍城小鎮投資有限公司啟動的黃山旅游CBD項目和黟美小鎮項目也在有序推進中。其中,報告期內,黃山旅游CBD項目已順利封頂,擬于 2023 年竣工投入使用。為更好地保障項目建設資金需求,加快推進黃山旅游CBD項目進度,實現公司總部辦公與商業運營同步,黃山旅游于4月15日對外披露,擬以1.81億元收購黃山藍城小鎮投資有限公司持有的黃山云際置業有限公司51.01%股權,后者是專為黃山旅游 CBD項目成立的項目公司。本次收購完成后,黃山旅游將持有黃山云際置業有限公司100%股權,黃山云際置業有限公司將成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另外,在搶跑數智發展新賽道方面,2021年,黃山旅游除利用數智賦能服務、管理升級之外,還聯合螞蟻集團成立安徽途馬科技有限公司,并運用區塊鏈技術率先推出“黃山數字文創紀念門票”藏品,放大了黃山數字IP文化。
黃山旅游表示,2022年,在加快全域旅游發展布局的同時,也將用好安徽途馬公司平臺,加快探索文旅目的地城市場景下本地生活的數字新服務模式,創新景區數字化解決方案,創新推出數字門票、數字文創等數字化體驗產品;還將用好景區索道平臺,做實索道投資項目聯合體平臺。據披露,黃山旅游已成功托管北京冬奧會滑雪索道,負責冬奧會延慶賽區C索道中海拔最高、落差最大、使用頻率最高、運營壓力最大的一條索道。
編輯 王真真
校對 趙琳
圖 IC 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