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愛迪爾(002740)又收到了一份來自深交所的關注函,距離上一次僅僅相隔了2個月。
愛迪爾也在發布的公告里表示,這已經是公司年內收到的第三封深交所關注函。
深交所在函中要求愛迪爾就欠款客戶遲遲未還款說明原因,同時追問欠款客戶與公司高管、大股東是否存在關聯關系。
屢被深交所“關注” 今年已收三次函
從愛迪爾的公告來看,這已經是愛迪爾2022年以來第三次收到來自深交所的關注函。
2022年1月29日,愛迪爾收到年內第一份關注函,主要針對愛迪爾的2021年業績預告。在業績預告中,愛迪爾預計公司2021年實現凈利潤虧損60000萬元至 78529.86萬元,實現扣非凈利潤虧損59265.66萬元至76837.24萬元,連續兩年扣非凈利潤為“負”。對此,深交所對愛迪爾大幅虧損原因、減值計提、持續經營能力、重組情況等進行了追問。
2022年2月8日,愛迪爾收到年內第二個關注函。函中,深交所就公司子公司江蘇千年珠寶有限公司違規開票1.94億元的情況進行追問,要求說明違規行為的原因,同時說明是否存在虛構業務的財務舞弊情形。
4月15日,愛迪爾年內收到第三次來自深交所的關注函,這一次涉及的問題延伸至對外擔保、關聯關系等。
這一次可以回溯到2018年。該年9月27日,愛迪爾與江西銀行簽署了《業務合作協議》,由公司向江西銀行批量推薦下游客戶,江西銀行經審核后,向上述客戶發放貸款。該類貸款由愛迪爾按照5%的比例繳納保證金,并提供連帶責任擔保。目前,36筆貸款中有5筆貸款在到期后未還款。
針對上述的情況,深交所要求愛迪爾重點說明欠款客戶在貸款到期后至今仍未還款的具體原因,公司是否可能承擔擔保責任以及對公司的具體影響,上述欠款客戶與公司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公司大股東是否存在關聯關系或可能造成利益傾斜的其他關系。
從第一封關注函開始,至今不過3個月,愛迪爾已經收到了3封關注函,函中關注問題由公司整體盈利情況、逐步延伸至稅法、對外擔保、關聯關系。
而在2021年7月深交所對公司2020年報問詢函中,愛迪爾還表示,公司當前流動資金緊張,系統性風險較大,從而出現員工欠薪、債主訴訟不斷、拖欠稅款等情形。
由此看來,愛迪爾的財務狀況堪憂。
管理問題多多 重組障礙重重
公開資料顯示,愛迪爾主要從事珠寶首飾產品設計加工、品牌加盟,目前擁有“IDEAL”、“CEMNI千年珠寶”、“克拉美”等珠寶首飾品牌,主要產品為鉆石鑲嵌飾品、成品鉆、黃金飾品和彩寶飾品,涵蓋戒指、項鏈、耳環、吊墜、手鐲、手鏈、胸針等各個品類。
然而近年來,公司內部高管分派斗爭,現任董事長李勇與第一大股東蘇日明意見不和,矛盾重重。蘇日明曾以董事長李勇涉嫌虛開增值稅發票案、侵害公司利益等理由要求罷免李勇,但均遭到董事會駁回。
內斗之下,公司業績亦持續下滑。公司扣非凈利潤自2013年達到8816.81萬元的最高峰后持續下滑,于2019年首次出現虧損,并在2020年虧損增加至13.11億元。
同時,公司的負債率和存貨周轉率也快速攀升。以2021年三季報來看,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已經達到65.22%,存貨周轉天數達到驚人的777.65天,這意味著公司的產品需要耗時2年多才能夠完成銷售環節。
鑒于公司近年來的表現,2017愛迪爾開始籌劃資產重組,并于2018年獲得審議通過。然而,重組之路障礙重重,遲遲未能完成。
此外,公司還被多家債權人同時申訴破產重組。例如:2021年7月,愛迪爾債權人深圳市運得萊珠寶有限公司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對愛迪爾的重整申請;2021年12月,愛迪爾已失控的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大盤珠寶首飾有限責任公司亦被深圳市潮牌珠寶首飾有限公司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
上述重組均未完成,而在愛迪爾發布本次“關注函”公告之前,公司也就重組有了“新表態”。
公司董秘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就“愛迪爾能重組成功嗎”的提問回答稱,“愛迪爾是否能重整成功尚存在不確定性,若有進展,公司會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從這來看,愛迪爾當下的基本面似乎并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