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國內疫情反復,物資保供需求凸顯有望催化冷鏈進一步發展;疊加政策層面支持加碼,看好商用冷鏈產業整體的增長和投資機會。具體到產業鏈不同環節,認為冷鮮食品生產和存儲需求將推動冷鏈上游技術進步和優質設備投放;跨地冷鏈運輸需求將驅動中游冷庫建設及冷鏈運輸車發展;生鮮配送、社區團購及預制菜需求提升將進一步激發冷鏈“最后一公里”的冷柜、配送箱等設備需求增長。上游看好核心部件供應商三花智控(002050)(002050.SZ)、海立股份(600619)(600619.SH)、三星新材(603578)(603578.SH)增長潛力,下游建議關注冷柜龍頭海信家電(000921)(000921.SZ)。
浙商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國內疫情催化+政策支持加碼,看好商用冷鏈產業整體發展
近期國內疫情再次爆發,防疫形勢嚴峻,該行認為本次疫情中凸顯的物資保供需求將對我國冷鏈產業的發展形成直接催化效應。同時,4月11日,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等五部門聯合發聲,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冷鏈物流運輸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冷鏈政策支持再次加碼。該行認為,國內疫情反復,物資保供需求凸顯有望催化冷鏈進一步發展;疊加政策層面支持加碼,該行看好商用冷鏈產業整體的增長和投資機會。
上游:冷鮮食品生產和存儲需求推動冷鏈上游技術進步和優質設備投放
我國冷鏈行業起步較晚,與發達國家仍存在顯著差距:(1)2018年中國城市居民人均冷庫容量僅為0.13立方米,低于全球平均的0.15立方米,并遠低于美國的0.49立方米;(2)2018年中國果蔬、肉類冷鏈流通率分別為25%、39%,腐損率為15%、8%,與歐美日等發達國家80%-100%的平均冷鏈流通率、5%以下的腐損率存在較大差距。該行認為疫情中凸顯的冷鮮食品生產和存儲需求將推動冷鏈上游技術進步和優質設備投放,從而提升冷鏈整體效率。
中游:跨地冷鏈運輸需求驅動冷庫建設及冷鏈運輸車發展
以此次疫情較為嚴重的地區為例,根據上海市商務委數據,上海市糧食、生豬、蔬菜自給率僅為20%、10%、40%,八成以上貨源(除綠葉菜外)依賴外省供應,尤其是每日蔬菜供應量達8500噸。該行認為,疫情中凸顯的跨地冷鏈運輸和存儲需求亦將顯著驅動冷庫建設及冷鏈運輸車發展。
下游:生鮮配送、社區團購及預制菜需求提升將進一步激發冷柜、配送箱等“最后一公里”設備需求增長
受疫情影響,傳統菜品供給門店縮減,生鮮食品配送、社區團購需求再次提升,同時方便食品、預制菜等的需求也被進一步激發。根據產業在線數據,2021年我國商用冷柜銷售量為1352萬臺,同比增長16.5%,該行認為供給結構變化與需求習慣的養成將促進線上下單、線下送達模式成熟,疫情后電商平臺前置倉冷庫、冷鏈配送箱的數量、容量需求將持續增長,大型商超、預制菜企業購置大批量冷柜、更換大容量冷柜的需求也持續增強,有望進一步激發冷鏈“最后一公里”的冷柜、配送箱等設備規模的增長。
風險提示:原材料價格上漲風險、冷鏈政策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