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記者 王帥國 1個月之前發生在倫敦金屬交易所的一場關于金屬鎳期貨的逼空大戰,讓此前一度低調的青山集團走進大眾視線。青山集團的鎳產量在全球排名第一,是名副其實的世界“鎳王”,但一般公眾鮮有知曉。
金屬鎳是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三元鋰電池正極材料中重要的活性物質之一,其功能在于提高電池正極材料的體積能量密度。而能量密度正是目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關注的重點之一,其將決定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長短,對于消費者是否愿意購買新能源汽車有較大影響。
因此,高鎳化成為三元鋰電池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在所有三元鋰電池的材料配比中,811體系(鎳鈷錳材料占比)日益受到新能源車企與動力電池廠商的追捧。青山集團作為世界“鎳王”,也被很多新能源車企看中,頻頻與其簽訂合作協議。
如,3月28日,上汽集團(600104)與青山集團在廣西柳州合資成立年產20GWh動力電池電芯及系統項目。3月21日,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宣布,已與華友鈷業(603799)和青山集團簽署兩份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擬在印尼和廣西各成立一家合資公司,業務覆蓋電池正極材料供應鏈上下游。
“鎳王”的誕生
青山集團1988年起家于汽車門窗制造,1992年開始進入不銹鋼行業,旗下的浙江豐業集團是中國最早的民營不銹鋼生產企業之一。而鎳是制造不銹鋼的重要原材料,可以增加不銹鋼的不銹性與耐蝕性。因此早在2009年,青山集團就已經投資印尼,開始在印尼境內開采紅土鎳礦。
青山集團旗下公司上海蘭均新能源曾在官方微信公眾號文章中表示,青山集團于2014年成為世界最大不銹鋼生產商并保持至今。2018年,集團成為世界最大原生鎳生產商。
美國地質調查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礦山鎳產量達270萬噸,而青山集團自身披露的2021年礦山鎳產量數據為60萬噸,照此計算,其產量在全球占比約22%。
如果不是今年3月發生在倫敦金屬交易所的一場關于金屬鎳期貨的逼空大戰,很多人并不知道青山集團在鎳資源行業中的地位。
3月7日、8日,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鎳期貨價格出現異常暴漲行情。3月7日,LME鎳期貨三月合約價格飆漲逾88%,收盤價達到50300美元/噸,3月8日,LME鎳期貨三月合約盤中最高攀升至創歷史紀錄的101365美元/噸,兩日最大漲幅接近250%。
3月8日下午,LME宣布當日鎳交易全部作廢,同時暫停鎳交易。推遲原定于9日交付的所有現貨鎳合約的交割,并取消所有在英國時間8日零點或之后在場外交易和LMEselect屏幕交易系統執行的鎳交易。
隨后有市場傳聞稱,此次國際鎳期貨價格出現極端暴漲的情況,主要是因為以全球大宗商品巨頭瑞士嘉能可公司為首的國際資本正在利用俄烏沖突引發的國際鎳供應短缺恐慌,在LME對持有大量鎳空頭頭寸的中國青山集團展開資本狙擊。青山集團的20萬噸鎳空單可能交不出現貨,浮虧將超過60億美元。嘉能可此舉意在通過逼空,獲取青山集團在印尼鎳相關資產60%的權益。
3月9日,青山集團對外宣稱已取得建行和摩根大通的信貸承諾以支付追加保證金、并用存有的高冰鎳置換國內的精煉鎳,調配到充足現貨進行交割。3月15日,青山集團在其官方微信公號上發布重要通知稱,已經與由期貨銀行債權人組成的銀團達成一項靜默協議。至此這一事件暫告一段落。
這一被業內人士稱為“絕對能夠載入金融史冊的逼空事件”,讓外界人士注意到青山集團在全球鎳資源中的霸主地位。
“誤入”新能源車產業鏈
青山集團在鎳資源上的布局原本只是為了發展不銹鋼產業。但從2017年開始,隨著國內新能源客車市場逐步飽和,對能量密度要求更高的乘用車和專用車開始成為市場主力,同時國家相關管理部門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標準逐漸向高能量密度傾斜,國內三元鋰電池產業開始快速發展,鎳在動力電池領域得以大規模應用。
也是在這一年,青山集團依托豐富的上游資源優勢,開始進軍新能源汽車行業,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一起,打造“鎳鈷礦產資源開采-濕法冶煉-前驅體-正極材料-電池應用”新能源全產業鏈。
2017年10月,青山集團成立瑞浦能源,從事動力/儲能鋰離子電池單體到系統應用的研發、生產、銷售。在這之后,青山集團不斷擴大在動力電池領域的布局。例如,2019年,與國內新能源材料產業鏈頭部企業——格林美(002340)等企業在印尼IMIP投建紅土鎳礦生產新能源濕法材料項目;2020年,成立上海蘭鈞新能源,研發、制造動力及儲能系統。
據經濟觀察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瑞浦能源新能源電池產能已達26Gwh,蘭鈞新能源動力和儲能電池工廠一期項目1Gwh也于2021年7月正式投產,二期32Gwh預計將于今年下半年建成投產,屆時青山集團新能源電池產能將達到59Gwh。
除此之外,2021年上半年,青山實業及瑞浦能源還分別與佛山市、溫州市政府簽訂合作協議,計劃在佛山市投資103億建設年產能30GWh動力與儲能鋰離子電池及系統制造基地,預計2024年全面投產;在溫州市投資約300億建設100GWh動力及儲能鋰離子電池項目,計劃2027年全面投產。瑞浦能源曾表示,公司的短期目標是在2025年達到200GWh的產能。
不過,由于起步較晚,瑞浦能源不多的裝機量使其尚未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嶄露頭角。但經過倫鎳逼空一役,汽車行業有更多的企業向青山集團拋去了橄欖枝,使得其在汽車產業鏈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
國內與國際上的多家車企、新能源材料生產商已經與青山集團展開深度合作。其中包括上汽集團入股瑞浦能源,并與青山集團在廣西柳州合資成立年產20GWh動力電池電芯及系統項目;東風汽車(600006)集團重卡車型將蘭鈞新能源列為定點合作單位等等。
此外,3月21日,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宣布,已與華友鈷業和青山集團簽署兩份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擬在印尼和廣西各成立一家合資公司,業務覆蓋電池正極材料供應鏈上下游。
在得到上汽、東風、大眾等國內國際大車企的認可后,業內認為,青山集團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拓展已經進入新的階段。
鎳作為動力電池重要的原材料,整車廠有意通過與資源供應方合作來保持原材料供應的穩定,進而減小電池的成本壓力。3月中旬以來,受上述事件影響,鎳金屬在現貨市場價格也出現短期大幅上漲,疊加碳酸鋰與鈷價格上漲,今年以來國內新能源車價格已經出現連續兩波價格上漲。
中信證券指出,鎳價在短期內仍會受到非基本面因素影響而較為波動,但長期來看,預計未來5年新的鎳資源上線偏少,加上高鎳三元鋰電池在能量密度和續航能力的優勢需求帶動下,鎳資源的供需或將于2024年前后出現缺口,因此鎳價展望繼續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