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廣發策略團隊發布研報《A股ERP頂部區域,能否V字反轉?》。研報稱,A股仍處于“逆全球化下的慎思篤行”,價值風格占優。研報指出,A股的核心矛盾依舊是美聯儲仍是堅決的緊、而中國是有底線的松,穩增長影響價值,美債影響成長,配置繼續關注業績預測上修的低PEG行業。近期A股結構基本符合,上游通脹鏈條的煤炭等,與穩增長進化論的地產/家電/社服等表現居前。
如何看待A股的ERP逐漸到達歷史+1X標準差?廣發策略團隊認為對風險溢價頂、和估值底的討論需要兩個維度:第一是位置;第二是邊際決定因素。總結歷史上2010年以來6輪A股ERP觸頂后向下反轉,主要驅動力是“中美寬松”或“A股盈利牽牛”,典型如12年底美國QE3、13年中緩解錢荒、16年初杠桿出清后央行寬松、19年初美聯儲轉鴿及中國寬信用。
ERP頂部意味A股整體賠率已經較為合意、但勝率依然不佳;對結構的指示意義更強。美國就業市場“工資-通脹”螺旋壓力仍在,歷史上美國10Y-2Y期限利差倒掛之后,美國經濟會在2-5個季度后陷入衰退,當前倒掛還不是美聯儲收緊的制約。疫情沖擊下對“穩增長”加碼保持觀察。廣發策略團隊認為22年美聯儲由21年寬松轉向快速收緊+中國由21年緊信用轉向穩信用,將驅動大盤價值和大盤成長的ERP自過去3年來的大幅劈叉位置繼續轉向收斂。
年初至今盈利預測調整釋放哪些線索?市場對于“盈利底”的預期對應著勝率的變化。今年盈利周期受到兩股力量影響:第一是PPI超預期,利潤結構帶來A股上中游盈利預測上調;第二是疫情加劇,低需求與高成本繼續夾擊下游消費端惡化。從年初至今盈利預測調整來看,上游盈利預測真實上調;中游制造存在分化,需求彈性小的高端制造業業績上修、而穩增長鏈條的周期制造業盈利預測下修;下游消費的盈利壓制,目前盈利預測調整計提不足,未來或有繼續下修壓力。
廣發策略團隊稱,A股仍需“慎思篤行”,聚焦通脹受益鏈+穩增長進化論。A股當前賠率不是市場的強約束,雖然勝率尚未看到改善的跡象,海外美聯儲依然會堅決緊縮,但國內需要觀察疫情變化后穩增長是否存在進一步加碼的可能。維持價值風格占優的看法,大盤成長與大盤價值的ERP經歷了連續三年的分化,22年正在走向收斂。A股持續建議關注“業績預期上修”的低PEG策略,聚焦通脹受益鏈以及“穩增長進化論”:1. “供需缺口”通脹邏輯資源/材料(煤炭/工業金屬);2. “舊式”穩增長發力承載經濟“穩定器”作用(地產/消費建材/家電);3. “新式”穩增長關注數字經濟及能源安全受益的低PEG成長(數字新基建/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