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構建空港帶動的“大交通”格局,加快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有了硬核引擎。9月8日,蘇南瑞麗航空有限公司舉行揭牌儀式,正式落地無錫,待完成相關更名核準手續后,“蘇南瑞麗”將成為江蘇首家本土航空公司的響亮名號,無錫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也將補上一塊關鍵的短板。
“加強基地航空公司培育和引進,做大做強‘江蘇航空’品牌。”在新出臺的江蘇省“十四五”民航發展規劃中,作為我省首家本土航空公司的瑞麗航空被賦予了“做大做強”的新使命。據悉,瑞麗航空目前擁有21架飛機,未來5年計劃發展到45架機隊規模。對標北京、上海等國內一流城市“本土航空公司+樞紐機場”的發展模式,市交通集團將按照主基地15架機隊規模,把蘇南瑞麗航空建設成為蘇南碩放機場核心的基地運營公司,落實“兩主(無錫、昆明)多輔(沈陽、芒市、南京、徐州、連云港等)”基地運營模式,并構建起客運、貨運、飛機維修等整條本地航空產業鏈,“蘇南瑞麗+蘇南碩放”高水平促進無錫樞紐經濟發展,更深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正如機場、地鐵是現代化、國際化城市的標配,本土航空公司對于區域發展的重要性同樣不言而喻。今年1月15日,無錫交通集團收購瑞麗航空有限公司股權完成工商變更登記,一舉填補我省航空運輸企業的空白。收購新聞一發布,即引發業內高度關注,一些國際知名航企紛紛表示希望前來無錫商談合作事項。
“航空運輸業是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尤其是在區域對外溝通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江蘇有9個運輸機場,集聚了國內外100多家航空公司,此前沒有一家本土航空公司,蘇南碩放機場現有近20家航空公司在運營,如今我們有了自己的航空公司,在選擇航線上就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可充分發揮空港帶動作用,更好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助力無錫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格局。”
除了提升城市形象,首家本土航空公司也為我市進軍航空產業、大力拓展樞紐經濟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支點。市交通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劉玉海介紹,在全國目前僅有38張航空牌照的形勢下,無錫擁有了一家自己的航空公司,意味著拿到了進入民航產業上下游的一張寶貴“入場券”,有利于集團實現航空產業的新突破、綜合交通服務能力的新提升。
事實上,今年以來,從碩放機場起飛的瑞麗航空,已在優化航線上動作頻頻。9月3日,由瑞麗航空執飛的“無錫-廈門”航線開航,此前已新開了無錫至深圳、重慶、芒市、銅仁等航線。瑞麗航空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將運力向高收益地區傾斜,對航線進行大幅優化和改進,加大對華東、西南市場的運力投入。”未來將引進飛得更遠的機型,從無錫直接飛到柬埔寨西港特區等地區,滿足更多本地企業“走出去”投資的需求。“隨著全球疫情緩解,瑞麗航空將陸續恢復和新開國際航線,票價也將更有競爭力,為區域經濟發展和市民出行提供家門口的優質服務。”
在優化完善航線網絡的同時,圍繞發展航空產業集群的一系列布局已全線展開。昨天下午的揭牌儀式上,“4+1”合作項目同步簽約。“未來3年涉及投資總額近100億元,新增逾2000個航空相關工作崗位。”瑞麗航空相關負責人說,將引進性價比最好、品質最優的機型,滿足蘇南瑞麗航空無錫主基地的發展需要。此外,計劃在高新區引進飛機維修工程技術公司和航材保障中心,為蘇南瑞麗航空及其他航空公司的飛機提供定檢、大修和退租檢等修理保障服務。
這次簽約還引進了飛行培訓中心項目,用于航司飛行員訓練及空乘等專業人員培訓,兼具航空科普和飛行體驗等功能,并提供航空科技文化旅游產品。市交通集團還與無錫高新區、中信銀行和光大銀行共同投資江蘇國鵬航空基金,主要用于蘇南瑞麗航空增資以及基地、飛行培訓中心、飛機維修公司、航材保障中心等建設。在這些項目合作的基礎上,市交通集團及蘇南瑞麗航空將進一步深化與知名航企在航空產業鏈方面的合作,做強做大無錫航空產業集群。(周曉方 陳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