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信托行業龍頭中信信托公布2020年年報。其2020年營收及凈利同比分別上升24.1%和7.29%同時,不良資產率卻出現較明顯上升。
年報顯示,2020年中信信托累計實現總營收87.46億元,同比增加15.64億元;實現凈利38.55億元,同比增加2.62億元。其中,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為61.42億元,同比上升達24.1%,成為拉動業績上漲主力;同期,利息凈收入及投資收益分別為9.4億元、16.33億元,同比分別出現22.51%下降和22.87%增長。
報告期內,中信信托營業支出出現上漲,由23.85億元上升到37.56億元,漲幅達57.48%,這或也成為營收與凈利增幅出現較大落差原因之一。就營業支出大幅上漲原因,中國網財經采訪到中信信托,對方并未直接回復。
除此之外,受近年來監管調控影響,2020年中信信托繼續大幅壓降信托資產規模。2020年末公司信托資產規模為1.22萬億元,較上年末減少3495億元,同比下降22.2%。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相當于壓降了一個小型信托公司。”報告期內,其自營資產規模則從424.03億元上升至471.14億元。
然而,中國網財經注意到,中信信托大幅壓降信托資產規模同時,也在加快其風險暴露速度。2020年,中信信托固有資產不良規模為16.4億元,同比增超一倍;不良資產率為7.06%,同比上升3.16個百分點。就不良率上漲原因,中信信托委婉表示,行業處在史上最艱難時刻,中信信托還是低頭認真做事為好。
與此同時,為應對資產不良率上升帶來的風險,中信信托加大計提資產減值規模,2020年計提規模同比增加34.49%,計提部分主要包括發放貸款和墊款減值準備12.01億元、金融投資資產減值準備2.86億元。
一位業內人士對中國網財經表示,中信信托增加計提資產減值規模,可能是對歷史問題清理后做了一次計提足額減值損失,對后續經營有一定好處。未來,其輕裝上陣,更好開展業務,后續減值損失根據進展還可以沖回,提升當期業績。
相較于上述業內人士樂觀看法,也有部分業內人士給出不同看法。其對中國網財經表示,資產不良率上升表明他們存在部分項目出現風險,可能會造成損失,并且用固有資產去承接了部分風險產品;一定程度上會拖累未來的經營業績,比如營業收入及凈利潤等指標。
中國網財經了解到,2020 年 12 月,在中信信托公職多年的陳一松,因工作變動不再擔任中信信托董事長、董事職務;其股東會選舉劉正均擔任公司董事,董事會選舉劉正均擔任公司董事長。現其董事長任職資格已獲北京銀保監局核準。未來,隨著中信信托逐漸過渡到“后陳一松”時代,其在新董事長帶領下能否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又將為行業轉型發展起到哪些表率作用,中國網財經濟將持續關注。(記者 燕山 鹿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