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英大信托因疑似“蘿卜章”事件造成投資方損失被仲裁支付罰金一事,成為行業關注焦點。而在這起事件背后,近年來類似事件在信托業頻發生,則引起行業各界熱議。
因蘿卜章事件被罰,英大信托尋求可能救濟措施
仲裁法庭作出裁決認定,英大信托向北京京奧卓元資管支付本金損失1.8億元、信托計劃內信托收益損失2122.25萬元,以及資金占用損失、律師費、保全費、仲裁費等費用,共計人民幣約2.22億元。并責令其,應自本裁決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支付完畢。逾期支付的,按照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債務利息。
英大信托母公司國網英大(股票代碼:600517.SH)在相關公告中表示,本次仲裁為終局裁決,英大信托對裁決結果無異議。但因本次裁決英大信托將損失2.22億元,相應地將減少上市公司2020年歸母凈利潤1.22億元。
資料顯示,2016年10月13日,京奧卓元資管與英大信托簽訂《塑力集團應收賬款收益權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信托合同》,由后者發起設立“聯贏LY004號-塑力集團應收賬款收益權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信托計劃期限兩年,京奧卓元資管投資1.8億元。該信托資金投資于天津塑力線纜集團有限公司對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應收賬款,后塑力集團出現流動性不足,逾期支付利息,構成信托計劃違約,并對信托貸款對應的應收賬款卻拒不承認,英大信托因而卷入“蘿卜章”事件。
京奧卓元資管認為,英大信托在信托財產管理過程中未盡勤勉義務、管理不當,造成信托財產損失,因此申請向北京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子公司面臨2.2億元罰金,國網英大對此表示,英大信托將繼續尋求可能救濟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另行主張權利,盡全力維護公司及全體股東合法權益。
就“可能救濟措施”,中國網財經采訪到業內專家表示,一方面會尋求股東的支持,另一方面會追責擔保方;也可能申請信?;鸬牧鲃有灾С?,但獲得給支持可能性不大。
中國網財經就“另行主張權利”所代表含義采訪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周亞珠律師表示:“另行主張權利,一般是以另外的途徑主張權利。主張權利的方式可以是訴訟后也可以是其他非訴途徑。可能是向糾紛當事人,從另外的角度主張權利,也可能是向其他相關方或責任人主張權利??梢岳斫猱斒氯瞬⑽创蛩銓⒋耸铝私Y,而是繼續尋找解決途徑。”
中國網財經在梳理英大信托此次疑似“蘿卜章”事件發現,在信托行業內此類事件并非個案。
行業蘿卜章事件頻發
不久前,裁判文書網披露一起中誠信托與大業信托營業糾紛案件信息顯示,中誠信托作為大業信托發行《大業信托·盈富3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投資者,該信托計劃向投資者募集信托資金達到7.06億元,信托資金用于受讓重慶恒韻醫藥有限公司持有應收賬款。
后因重慶恒韻醫藥有限公司涉嫌偽造印章,虛構與醫院的應收賬款債權交易,向多家信托、銀行貸款,涉嫌貸款詐騙犯罪,并造成眾多投資方損失,中誠信托便在其中。
該案于2019年5月17日立案。在案件期間,申請人中誠信托曾經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請求對被申請人大業信托共計3043.15萬元銀行存款進行凍結或其他等值財產進行查封、扣押。目前,中誠信托已于2021年1月27日向廣州市花都區人民法院提出撤訴申請,法院準許原告中誠信托撤回起訴。對撤訴原因,中國網財經采訪到中誠信托,截止發稿前未收到對方回復。
除上述涉嫌“蘿卜章”事件外,包括武行金凰假黃金事件、海發藥業融資造假案等曾使包括東莞信托、長安信托、西部信托、外貿信托、中原信托和五礦信托蒙受損失。其中,當時金凰假黃金涉及長安信托、東莞信托、安信信托、四川信托等未到期融資總金額達160億元。
對于業內“蘿卜章”事件頻發現象,一位信托專家對中國網財經表示,此類事件頻發反映出信托公司業務管理方面存在漏洞,盡職調查流于形式,忽視對風險的防范。包括之前中江信托蘿卜章事件,都反映出不少信托公司在展業過程中并沒有履行受托人責任,存在違法違規事實。
業內人士廖鶴凱同樣對中國網財經表示,類似事件都是前幾年發生的,現在各家公司都加強了相關風控流程手段,蘿卜章事件在信托行業再發生概率已有明顯降低。
制度從嚴,金融科技助力“防偽”
中國網財經發現,近兩年隨著包括信托行業在內金融機構取實際性整改措施,因“蘿卜章”引起糾紛案件數量呈下降趨勢。
廖鶴凱對中國網財經表示,通過加強過程控制和證據核驗“蘿卜章”事件可以有效避免。但他同時指出,此類事件仍無法完全杜絕的原因是內部人員作案,風控過程難以防范。
對于無法杜絕內部人員作案一事,信托專家帥國讓對中國網財經表示,加大對信托業監管處罰力度,推動信托文化建設或可降低此類事件發生概率。
除審核流程從嚴外,未來在業務中大量使用電子印章替代傳統印章,也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蘿卜章”事件發生概率。隨著金融科技發展,通過高拍儀等自動就能審核,重復率在一定比例下就不能通過。票據電子化、印章電子化,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機構風控水平。同時,有專家表示,強調金融科技手段,事后管理也要跟上。
中國網財經注意到,除電子印章等手段外,近年來快速發展的區塊鏈技術,也為解決“蘿卜章”事件發生提供了新手段。2019年7月,銀保監會下發《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于推動供應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指導意見》,提出可以運用金融科技手段如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生物識別、人工智能等技術,與核心企業等合作搭建服務上下游鏈條企業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
相關分析表示,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業務上鏈后,數據可以溯源、追蹤,鏈上電子憑證也有效減小紙質倉單造假風險,有效驗證企業實際生產情況及貿易真實性,從而最大程度避免“蘿卜章”事件發生。
未來,隨著信托公司在業務開展中,相關制度及風控手段不斷改進,以及金融科技技術逐漸普及等,信托公司能否有效控制此類事件發生概率,中國網財經將保持關注。(記者 燕山 鹿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