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關行業龍頭中信信托換帥一事,隨著劉正均任命被核準,正式塵埃落定。而對于“信托一哥”來說,面對行業變局,加入換帥潮也在情理之中。
12月23日,銀保監會官網消息顯示,北京銀保監局對有關劉正均出任中信信托董事長、董事的任職資格申請,進行批復,并予以核準。此舉,意味著今年6月,中信信托前董事長陳一松向公司遞交辭呈后,信托一哥平穩完成權力交接。對有關中信信托是否已從近半年前就已啟動有關換帥事宜,中國網財經采訪到中信信托,截止發稿前并未收到相關回復。
公開資料顯示,劉正均1965年9月出生,現任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目前同時擔任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國中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其畢業于南開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專業,研究生學歷,經濟學博士。曾任審計署駐濟南特派員辦事處科員、副處長、處長,審計署財政審計司副司長,駐長春特派員辦事處特派員、黨組書記,審計署行政事業審計司司長、法規司司長,審計署黨組成員。
通過劉正均簡歷可以看出,相較其前任陳一松,劉正均并無信托相關從業北京。而陳一松作為一名信托老將,2006年8月入職中信信托開始,歷任中信信托副總經理、總經理、副董事長、董事長。同時,中國網財經注意到,不止陳一松一人在中信信托公職多年,包括陳一松前任蒲堅,及現任總經理、多位副總經理在內,都在中信信托供職超過10年,平均供職年限16.75年。
對此信托研究員帥國讓對中國網財經表示,在企業內部任職多年,對公司的戰略發展較為熟悉,有利于公司穩健發展;換帥則對信托公司的戰略布局會帶來一些變化,從而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公司經營。業內人事廖鶴凱同時表示,平穩過渡需要有對行業對公司熟悉的高管坐鎮,在行業規模穩中有降當下,信托行業更多的公司選擇守勢,在穩定中謀變是較為現實的抉擇。
年報顯示,中信信托注冊資本為112.76億元,股東包括中國中信有限公司及中信興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最終實際控制人為中國中信集團。作為中國綜合實力領先的信托公司,其各項關鍵性指標連續12年排名行業前三,是行業內當之無愧標桿企業。
2019年,受控于監管層壓降信托資產規模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2019年中信信托累計實現總營收71.83億元,同比增加18.18億元;實現凈利35.93億元,同比增加2.34億元。但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僅為49.49億元,同比下降達11.1%。
今年上半年,據銀行間公布部分信托公司未經審計半年報顯示,中信信托實現營收33.31億元,同比增長6.97%;實現凈利10.71億元,同比下降35.17%,但上述兩項數據均低于去年中位數水平。上半年,其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24.61億元,同比上漲30.63%,且超過去年中位數水平。
廖鶴凱對中國網財經表示:“中信信托作為龍頭,業務規模已到階段性頂部,多重政策限制下,業績不可避免下滑,換帥還是立足于穩定,短期內提升經營業績,但是可以優化現有業務結構,降低政策影響,探索新思路。”對于中信信托未來發展情況,中國網財經將持續關注。(記者 常實 鹿凱)
關鍵詞: 中信信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