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于山東聊城大學體育系體育教育專業的姜虎林,在畢業后并沒有和其他的同學一樣成為一名體育老師,而是在進入中國石化茌平石油公司、淄博華光集團造紙公司后,于2004年最終決定自己創業,創辦山東卓創資訊有限公司。
不曾想,這位教育經歷與大宗商品沒有任何關聯的掌舵人,在15年后帶領著卓創資訊向資本市場進軍。然而,在2019年招股說明書披露后,立刻就遭到多方人士對數據真實性的質疑,不少吃瓜群眾吐槽公司“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吧?”。
此外,毛利率及研發投入遠低于同行、上市前夕大額分紅被疑套現、人力成本優勢逐漸喪失以及外企背景總經理蔡俊究竟能否應對上市后規模擴張帶來的管理風險都成為卓創資訊不得不需要一一攻克的難題。
近半利潤用于分紅 被疑大額套現
9月23日,深交所發布公告表示,因發行人及保薦人更新財務資料,卓創資訊主動申請中止上市審核程序。截止發稿,卓創資訊目前仍處于IPO中止階段。
資料顯示,卓創資訊擬創業板上市,公開發行不超過1500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此次IPO上市募集資金主要用于大宗商品大數據平臺等項目,募集資金2.8億元。
成立于2004年的卓創資訊,主要提供大宗商品資訊,包括能源、化工、塑料、橡膠、有色金屬、鋼鐵、建材、農產品(000061)、農副產品、農資、林業、畜牧業、漁業、再生資源等領域。
公司主要收入類別分別為資訊服務、咨詢服務、會務調研等。其中資訊服務占據了公司營收的80%。
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的營收和凈利潤逐年增加。2017年至2019年,卓創資訊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80億元、2.03億元、2.20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3963.75萬元、4506.36萬元、5875.75萬元。
連續三年營收、凈利皆表現不俗的情況下,公司在上市前進行大額分紅,而這一點也被吐槽涉嫌套現。
有觀點認為,據以往案例,IPO企業進行現金分紅,都將引起證監會關注。問詢函主要圍繞公司分紅能力、業績匹配度、現金流情況、公司發展可持續性等方面展開。卓創資訊在2019年現金流減少的情況下,仍進行大額分紅,合理性存疑。
資料顯示,2016年至2019年,卓創資訊分別現金分紅600萬元、975萬元、975萬元、2898萬元,4年累計分紅5448萬元,為近4年凈利潤總額的三分之一,特別是在2019年分紅金額為凈利潤的一半。
作為公司最大受益人的姜虎林,則通過直接和間接方式共計控制公司46.80%的股權,4次分紅使其獲得2549.66萬元。
此外,在招股說明書披露后不久,其數據真實性便受到不少質疑。
根據媒體報道,據招股說明書顯示,2016年-2019年上半年,公司卓創資訊的流動比率分別為0.4、0.53、0.75、0.71,速動比率分別為0.4、0.53、0.75、0.71,均未超過1,一般投資者可能會認為公司償債能力較弱,其實不然,公司流動負債中有80%是預收賬款,并不是公司的借款負債,疑點并不在此。
卓創資訊對比了其同行業公司上海鋼聯(300226)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后者流動比率分別為0.2、0.29、0.29、0.37,速動比率分別為0.2、0.29、0.29、0.37。而在查詢上海鋼聯公開披露的財報后發現,上海鋼聯在上述時間段內的流動比率分別為1.17、1.23、1.29、1.19,速動比率分別為1.02、1.12、1.17、0.79,和卓創資訊在招股書中披露的相差甚遠。
盡管卓創資訊認為,上海鋼聯部分子公司從事貿易業務,由于貿易業務與信息服務業務差別較大,可比性不強,因此相關指標均是按照其母公司數據口徑計算。
然而,上海鋼聯對自己業務定位則是主營業務為以鋼鐵及相關行業資訊服務和鋼材現貨交易服務為基礎的B2B電子商務服務,2016年-2018年其鋼材交易服務產生的收入占業務收入的比例超過了99%,也就是說從事貿易獲得的收入很少。
兩家公司到底誰披露的信息更加準確,尚不可下定論。不過,在9月23日因更新財務資料中止IPO的卓創資訊,其此番操作不免讓人浮想聯翩。
或遷址一線城市 人工成本優勢逐漸喪失
目前,公司的主要業務為大宗商品市場資訊和咨詢服務,業務發展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且主要經營成本為人工成本。
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公司直接人工成本分別為3631.97萬元、4718.02萬元和5456.10萬元,占主營業務成本比重分別為65.27%、67.23%和74.95%,呈現上升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卓創資訊的大本營處于山東省淄博市,因為地域的問題,人工成本方面目前相較于其他同行有所優勢,不過隨著未來業務進一步發展的需要,將大本營遷移到一線城市進行深耕也不是不可能,畢竟公司也曾表示未來有意在北上廣購買辦公場所。
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城市生活成本的增加以及公司對高端人才的需求增加,公司人力成本存在持續上升的風險。如果公司的營業收入不能相應增長,則可能會導致公司的經營業績出現下滑。
一方面是人力成本逐年攀升,另一方公司在研發投入的費用卻在逐年遞減。
隨著大宗商品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及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用戶對信息的需求更加多樣化和精細化,對高質量的信息和數據類產品的需求越來越高。因此,產品研發、技術創新和客戶服務勢必需要投入更多的費用。然而,近三年卓創資訊的研發費用率卻遠低于同行。
2017年—2019年,卓創資訊研發費用費用分別1379.55萬元、1374.75萬元和1518.09萬元,研發費用率分別為7.67%、6.76%、6.90%。
而同期的上海鋼聯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0.24%、9.59%、9.20%;華瑞信息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9.12%、25.70%、26.70%,均高于卓創資訊。
此外,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人工成本的上升以及公司產品服務結構的調整,公司存在主營業務綜合毛利率下降的風險。2017年—2019年,公司主營業務綜合毛利率分別為69.04%、65.48%和66.92%。
單獨看卓創資訊的毛利潤表現還可以,但是與同行華瑞信息相比較,后者同期綜合毛利率卻高出卓創資訊近20個百分點,分別為85.89%、86.44%、87.58%。并且華瑞信息毛利率穩步增長,但卓創資訊毛利率卻呈下滑趨勢。
招股說明書中還提及到規模擴張帶來的管理風險方面。
對此,公司表示,隨著業務規模的增長,公司規模不斷擴張。本次發行后,隨著募集資金到位、投資項目陸續開展,公司經營規模將會進一步擴大。若未來公司的組織管理體系不能滿足公司業務規模快速擴張后對管理制度和發展戰略的要求,將可能對公司的日常運營管理帶來不利影響,公司將存在一定的管理風險。
盡管姜虎林是卓創資訊的掌舵人,但是負責公司日常運營工作的則是蔡俊。
2016年10月,原本只是標準普爾旗下普氏能源資訊中國區商務總監的蔡俊正式加入卓創資訊,空降而來就直接擔任總經理,負責主持集團全面運營工作。而在加入卓創資訊之前,蔡俊先后任職于美國柯萊恩、安迅思和普氏能源資訊,清一色的外企。
隨著公司經營規模的進一步擴大,這位“外來的和尚”究竟能否更好的駕馭這家本土企業,還需更多時間檢驗。(喬迪)
關鍵詞: 卓創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