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7月26日電 (王子濤)通過大調研、大走訪活動,上海靜安了解到企業辦事只知道“目的地”,不知道怎樣“走到目的地”,而且同一項業務辦理,針對不同申辦者的個性化特質所需的資料和材料也不盡相同,企業咨詢和準備材料較為繁瑣。
“以往企業不了解辦一件事要跑哪些部門、需要準備哪些材料、需要多少時間辦成,為此我們專門研發了智能導引服務系統,減少辦事人多次往返現象,解決辦事辦證的堵點、痛點與難點。”上海市靜安區行政服務中心主任陳波告訴記者。
以“一網通辦”為核心,靜安區在上海全市范圍內率先成立政務數據管理中心,自主開發上線上海全市首個智能導引服務系統,全面完成所有區級自建政務信息系統上云,第一個實現與市級政務云的對接,線上線下全流程、一體化的政務服務體系初顯成效。
陳波介紹說,系統通過梳理企業辦事的各種情況,以情景引導的方式,將有關信息在表單中自動生成,輸出精準指南,排除與申辦人無關信息,方便申辦人在不見面的情況下快速準備材料,并將情景引導的所有信息自動在相關的表單中生成,可直接打印作為窗口申報材料。
某餐飲公司申辦食品流通經營許可的辦理人杜平告訴記者,“以前辦證不知道要去哪個部門交什么材料,要跑很多窗口咨詢。現在只要在網上交一遍材料就行,免去了很多周折,也節約了時間成本。”
目前,食品流通經營許可、藥品零售企業許可、醫療器械經營、公共場所衛生許可4個事項19個業態46種場景已實現上線運行。靜安區文化局營業性演出許可、上網服務經營性許可、娛樂場所經營許可、藝術品經營許可4個審批事項8個業態17種場景也將于近期完成功能開發并上線運行。
推動數據共享也是推進“一網通辦”工作中的重要一環。目前,靜安區全部52個區級部門所屬102個區級政務系統已接入區電子政務云,并成為上海全市首家與市政務云對接的區。大數據共享交換平臺也已基本完成系統功能建設,各部門可以通過數據共享門戶查詢已發布的目錄,根據需要提請共享。
“此外,根據靜安區樓宇較多的特點,我們在樓宇設置了‘樓小二’服務站,為企業提供咨詢指導、集中辦理、材料代收遞送等服務,方便企業就近辦事,推進服務端口前移。”陳波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