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部分患者反映掛號難、看病等候時間長的問題,上海市衛生計生委要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全面開展預約診療服務,開通不同的預約形式;此外,推行分時段預約診療和集中預約檢查檢驗,三級醫院預約時段將精確至1小時內,并告知患者就診時間段,盡可能減少候診時間。
25日,上海啟動第二輪“改善醫療服務三年行動計劃”,針對人民群眾就醫過程中的“難點”“痛點”,在3年內推出一系列服務項目,優化醫療服務流程,創新醫療服務模式,提升醫療質量安全,改善群眾就醫感受。
為了緩解遠郊地區醫療資源不充分、不平衡問題,上海將推動醫聯體建設,擴展遠程醫療的覆蓋范圍和服務范圍,向遠郊區患者提供同質化醫療服務。醫聯體牽頭醫院向醫聯體內醫療機構提供遠程會診、影像、超聲、心電、病理、查房、監護、培訓等服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以探索為患者提供適宜的遠程醫療、健康監測、健康教育等服務。
針對群眾反映的這家醫院做的檢查另一家不承認的現象,上海市將推出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制度。依托市區兩級衛生信息平臺和申康醫聯平臺,實現醫療機構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市級醫院通過申康醫聯平臺,實現檢查結果互聯互通互認。一、二級醫療機構認可市級醫院檢查結果,避免重復檢查,增加患者負擔。全市完善區域影像中心、心電中心、檢驗中心“三中心”建設,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和水平。
看病配了藥,藥怎么吃?上海將加強藥事管理,利用信息系統對處方實施動態監測及超常預警,保障臨床用藥安全。同時,合理配備臨床藥師,為門診和住院患者提供個性化的合理用藥指導,逐步提供優質、安全、人性化的藥學專業技術服務。
為保障2400多萬市民的生命健康,上海還積極推進胸痛中心、創傷中心、卒中中心、危重孕產婦會診搶救中心和危重新生兒會診搶救中心等中心建設,推動院前急救與各中心形成服務網絡,構建快速、高效、全覆蓋的急危重癥救治體系。同時,有條件的醫療機構會同專業醫療急救機構和救援組織,探索建立陸地、空中、水上立體救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