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加快并購步伐的華仁藥業整體業績實現提升。但同時,該公司負債壓力也持續加大,15個月時間內公司資產負債率增長超25個百分點。
近日,深交所向華仁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仁藥業,300110.SZ)發出關注函,要求該公司說明高估值收購“恒星制藥”的合理性。
據悉,2021年7月24日,華仁藥業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西安曲江華仁藥業有限公司(下稱曲江華仁)與玉林市健鑫商業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宜春聚特星商貿中心(有限合伙)、宜春景物星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宜春聚胺星電子商務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宜春聚代星數字科技中心(有限合伙)簽署了《關于西安恒聚星醫藥有限公司暨安徽恒星制藥有限公司100%股權的股權收購協議》,以自有資金8億元收購交易對方持有的西安恒聚星醫藥有限公司(下稱恒聚星醫藥)100%股權,并間接持有安徽恒星制藥有限公司(下稱恒星制藥、標的公司)100%股權。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交易采用收益法估值結果,標的公司評估價值為8.01億元,凈資產增值率達2332.60%。同時,收益法評估預測恒星制藥2021年收入較2020年增長99.71%,且2021年至2026年收入復合增長率為30.55%。
華仁藥業全資子公司高估值收購恒星制藥一舉,引起了深交所的關注。據此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要求華仁藥業結合恒星制藥銷量預測、毛利率預測等情況,說明恒星制藥高估值的合理性。此外,深交所還要求該公司說明恒星制藥噴他佐辛注射液尚未投產的情形下,預計未來實現高銷售收入及高增長率的審慎性。
《投資時報》研究員了解到,自2019年業績好轉后,華仁藥業頻繁的并購動作或給公司帶來一定的負債壓力,在2019年及2021年第一季度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該公司資產負債率增長超25個百分點。
此外,近年來華仁藥業的高管層也接連發生變動,尤其是2019年,有多位高管離職,董事長也發生了變化。據最新消息顯示,2021年7月23日,華仁藥業再發公告稱,董事會于近日收到公司副總裁的書面辭職報告。
業績難振 三年兩易主
華仁藥業成立于1998年5月,2010年8月成功登陸資本市場,是一家集產、學、研為一體的,以醫藥、大健康、醫療器械和醫療服務為主的國有控股醫藥健康產業集團,主要從事非PVC軟袋大容量制劑及原料藥、配套醫藥包材、醫療器械等產品的研發與生產。
就該公司最近幾年的財報數據來看,整體業績處于穩步提升態勢,且同比增速總體有所加快,其中,營收同比增速由2018年的5.49%增至2020年的10.56%,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則由2018年的3.36%增至2020年的124.94%。
然而,《投資時報》研究員將時間軸進一步拉長注意到,華仁藥業業績并非長期處于逐年遞增的態勢,事實上,該公司近幾年的整體業績仍處于逐步恢復階段,相較于2013年的盈利數值依然有較大距離。
據數據披露,華仁藥業2013年的歸母凈利潤曾高達1.22億元,但該公司卻在此后兩年出現了增收不增利、歸母凈利潤大幅下滑的情況,且2014年和2015年的同比降幅分別高至53.79%和59.15%。時至2015年,該公司的歸母凈利潤僅有0.23億元,短短兩年時間就蒸發了近一億元。
而2016年至2019年三年時間里,華仁藥業兩次易主,實控人分別為被稱為“中國直銷系統之王”的周希儉以及西安曲江新區管理委員會。在上述三年間,兩次易主的華仁藥業整體業績并未出現較大幅度回升,2016年至2019年歸母凈利潤的同比增速分別為4.40%、56.75%、3.36%和8.43%,時至2019年歸母凈利潤也僅回升至0.42億元,相較于2013年的1.22億元仍相差八千萬元。
并購加速 負債率走高
近兩年時間內,華仁藥業業進行了內部調整,并加快并購步伐。
2020年6月23日,華仁藥業審議通過了《關于收購廣西裕源藥業有限公司100%股權、浦北縣新科藥品包裝有限公司100%股權的議案》(下稱“裕源藥業”“浦北新科”),同意公司以自有資金收購自然人阮傳明、阮瑩樂、何慧(下稱交易對方)所持有的廣西裕源藥業有限公司100%股權、浦北縣新科藥品包裝有限公司100%股權。
同日,該公司與阮傳明、阮瑩樂、何慧在青島簽署《關于廣西裕源藥業有限公司100%股權、浦北縣新科藥品包裝有限公司100%股權的股權收購框架協議》。這是華仁藥業在第二次易主后的首單對外并購。
日前,華仁藥業再發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曲江華仁擬以自有資金8億元收購恒聚星醫藥100%股權,并間接持有恒星制藥100%股權。上述兩次收購均為現金交易,交易價格合計為11.8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頻頻并購的背景下,華仁藥業實現了整體業績的快速提升。據財報數據披露,2020年全年該公司的營業收入同比穩增10.56%至16.16億元,歸母凈利潤更是同比驟增124.94%至0.95億元,距離回升至2013年的1.22億元僅相差0.27億元。時至2021年第一季度,華仁藥業的歸母凈利潤達到0.25億元,若照此趨勢發展,該公司2021年全年的歸母凈利潤有望回升至突破億元。
但需要注意的是,頻繁并購一方面使得業績高速回升,另一方面也加大了華仁藥業的負債壓力。數據披露,該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由2019年年末的17.04%一路攀升至2020年的31.80%,時至2021年第一季度末已高至42.47%,一年多的時間里增長超25個百分點。
此外近年來,尤其是2019年,華仁藥業的高管層似乎也迎來了密集“換血”。在2019年一年時間里,該公司董事會相繼收到了股東代表監事毛郁偉及職工代表監事郎雪梅、董事長周希儉、董事周強、董事林鍵,執行總裁蔡孟杰、副總裁肖維文、副總裁姬生斌及證券事務代表蔡艷艷多位高管接連遞交的書面辭職報告。
時至2020年,該公司于8月中旬發布了關于董事會以及監事會的換屆選舉公告,并分別于同年5月、9月、10月以及12月接連收到公司執行總裁沈宏策、副總裁李曉麗、高級副總裁兼財務總監王文萍、第七屆監事會職工代表監事李明以及公司首席運營官劉千遞交的辭職報告。
據最新消息顯示,2021年7月23日,華仁藥業再發布公告稱,公司副總裁舒文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副總裁職務,辭職后不再繼續擔任公司其他職務。值得關注的是,舒文僅出任副總裁一年就提出了辭職,而其原定任期是自董事會聘任之日至第七屆董事會屆滿。(呂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