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資本邦了解到,德勤中國數據統計,2021年上半年,港交所迎來46只新股,IPO數量同比下滑22%,不過新股融資總額達2097億港元,同比增長138%,融資總額有明顯提升。其中96%的新股融資來自中國內地企業,募資大約2021億港元,去年同期該數值僅為850億港元。
橫向對比來看,2021年上半年,港交所在全球證券交易所的新股發行排行中位列第三,僅次于納斯達克和紐交所。
從行業來看,今年上半年的港股前十大IPO項目中,前五大都是內地科技及物流企業。其中,最大的IPO項目為快手科技,募集金額達到483億港元。
除了快手,募資總額排名前十的IPO公司中還包括京東物流、百度集團、嗶哩嗶哩、攜程集團、聯易融科技、昭衍新藥、汽車之家、奈雪的茶及優然牧業。京東物流、百度集團、嗶哩嗶哩三家公募資資金均超過200億港元。
從數據上看,新股募資額集中度相當高,上述前十家企業共計募資1654億港元,約占同期港交所募資總額的81.94%。
值得注意的是,前十的IPO公司中囊括了百度等多家回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畢馬威指出,多家企業在港二次上市,有利于香港的金融和資本市場發展。企業在港進行二次上市,顯示香港市場根基穩固以及其作為國際融資市場的重要性,并已形成可支持創新型和新經濟公司發展的生態系統。
2021年上半年,港股市場還有一個新亮點是,醫療保健及生命科學企業上市繼續保持增長態勢,上半年新增12家新股,共募資港元286億元,占募資總額的13%。
市場人士分析認為,港股上市規則改革后,允許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上市是此輪醫療企業集中上市的重要節點。港股成為很多未盈利的創新型醫療企業的上市首選。(江小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