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企業并購重組表現活躍。據同花順統計,截至3月3日,年內并購案例數量已達到1160個,金額為2543億元,其中與上市公司有關的并購案例為640個。業內人士表示,2021年企業整體并購規模仍將繼續保持增長。
并購總價值同比增長53%
3月2日晚,A股上市公司天山股份發布公告稱,擬采用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的方式向中國建材等26名交易方購買中聯水泥100%股權、南方水泥99.9274%股權、西南水泥95.7166%股權及中材水泥100%股權等資產,為此需要支付的對價高達981.42億元。而市場也對這一消息有所反應,截至3月3日收盤,天山股份收報18.01元,上漲6.63%。
如果此次天山股份的重組方案能順利通過并實施,或將成為A股史上第二大并購重組案,而天山股份也成為今年第7個推出百億級別并購計劃的上市公司。同花順數據顯示,除天山股份外,今年以來還有海信家電、沙鋼股份、新奧股份等6家上市公司陸續公布了超百億元的并購案例,標的總價值從164億元到214億元不等。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20年全年,國內上市公司僅誕生了9個百億以上的并購計劃。
自去年至今,我國企業在并購重組領域表現持續活躍。普華永道在日前發布的《2020年中國企業并購市場回顧與前瞻》報告中指出,2020年中國的并購活動交易金額增長了30%,達到7338億美元,是自2016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據同花順統計,截至3月3日,今年以來我國企業并購案例數量(含非上市公司、含跨境并購)已達到1160次,金額為2543億元。去年同期,我國企業并購案例數和總價值分別為1172次和1666億元。相比之下,盡管今年以來數量與去年同期基本保持一致,但并購總價值同比卻顯著增長53%。
在今年以來的1160次并購案例中,上市公司相關案例占到近六成。同花順數據顯示,以最新公告日為統計依據,截至3月3日,與A股上市公司有關的并購案例(已剔除失敗案例,下同)為640個,其中已完成的有202個,剩余七成仍在進行中。
“通過并購重組,可以有效優化資源配置,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同時優化資產結構。”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上市公司一方面可以通過并購重組剝離低效無效資產,置入優質資產;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并購重組,快速做大企業規模,提升市場份額,強化對市場的影響力、控制力。
從行業來看,醫藥生物、計算機、化工等重資產領域的并購案例數量位居前三位,分別為101個,99個和88個。除此之外,機械設備和傳媒領域的并購案例也在80個以上。此外,盡管房地產行業并購案例數并不突出,但涉及金額卻占據了年內各并購案例的四分之一。
橫向整合并購進程提速
今年以來,行業橫向整合并購案例頻出。除天山股份斥巨資橫向并購水泥產業外,此前的2月25日晚間,藍光發展和港股碧桂園服務先后發布公告,宣布碧桂園服務擬48.46億元現金收購藍光嘉寶服務64.62%股份。據同花順統計,截至3月3日,今年以來企業并購中的橫向整合案例數已經達到359例,占比近30%,遠高出縱向整合、業務轉型等目的。
允泰資本創始合伙人付立春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橫向并購,即產業鏈上下游的并購屬于資本市場相對鼓勵的方向,有助于促進上市公司規模增長,提升其在產業鏈的地位。隨著橫向并購的持續,頭部企業市場份額提升,行業的集中度和抗風險能力也會隨之提升。不過,他也指出,這種情況下新增企業的發展可能會受到一些限制。
劉興國則進一步指出,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并購重組,有助于提高產業鏈的韌性、穩定性與安全性;這種基于產業鏈上下游關系的并購重組,可促進協同效應的形成與發揮,從而提升產業鏈整體效率。
展望2021年,業內人士預計,在全面注冊制即將到來之際,隨著國有企業改革以及產業升級戰略的推進,2021年我國整體并購規模仍會繼續增長,且質量有望獲得進一步提升。“全面注冊制的推動對并購有積極意義。”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首席市場專家桂浩明表示,注冊制條件下,對兼并收購的管制可能會更為寬松,容忍度提高,而企業估值等方面則更加市場化,使得并購操作在彈性增加的同時獲得進一步規范,對于市場更有積極意義。(羅逸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