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創業板注冊制實施次日,仍然吸睛又吸金,有“十八大羅漢”之稱的首批18家創業板注冊制上市公司仍然表現搶眼,金春股份以約77%漲幅居首,創業板存量公司亦表現不俗。
值得一提的是,在巨大賺錢效應下,這兩日創業板成交額節節攀升,市場資金分流明顯。
“真香”創業板
8月24日是創業板注冊制開市首日,首批18只新股收盤均上漲,有10只個股漲幅超100%,其中康泰醫學漲1061%居首,卡倍億漲743%緊隨其后,鋒尚文化收漲43%,漲幅最窄。
昨日創業板指雖然沖高回落,但首批18只新股中共17只收漲,11只盤中觸發臨停,金春股份收漲約77%漲幅居首。其中,康泰醫學開盤跌32%,隨后震蕩上行,截至收盤該股報138.99元/股,較上一日收盤價118元/股再漲17.79%,最新市值558.46億元。
創業板存量公司表現也不遜色,天山生物、堅瑞沃能連續第2日20%漲停,西部牧業、樂凱新材、派生科技、聯建光電等也“嘗鮮”擴板后的漲停板。
截至收盤,滬指跌0.36%,報3373.58點,成交額為3559.98億元;深成指漲0.02%,報13669.41點,成交額為5860.63億元; 創指漲0.63%,報2701.60點,成交額為2713.11億元。不難看出,創業板一天的成交額占了深市幾乎半壁江山,事實上這幾日創業板成交額一路攀升,8月24日成交額2289億元,較上周五增加近40%。
游資打漲停難度加大
“看了創業板這兩天的表演,感覺心態要崩。”南京一位炒股10多年的老股民對記者表示。他直言,這兩日創業板產生了巨大的賺錢效應,其他板塊資金抽血嚴重,市場炒作熱情降溫。這從前期熱門股被拋棄可見一斑,昨日滄州明珠、京糧控股、洪都航空、超華科技等明星股紛紛趴在了跌停板上。
該股民直言,自己手上的非創業板股票不漲,但在創業板20%漲跌幅、T+1的交易制度下,自己又不敢追高,現在處于兩難境地。
記者注意到,在8月24日的一場路演中,天風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劉晨明同樣坦言,許多投資者擔心:創業板上了很多公司,會對存量板塊有資金分流;20%漲跌幅度讓創業板公司價格波動較大,會否導致機構減配創業板。他分析,對于市場而言這些顧慮并非特別核心的因素,畢竟去年7月科創板開市市場也有類似擔心,但從后期看,只要產業周期是向上趨勢,制度層面的因素并非核心。
劉晨明進一步分析,20%漲跌幅不會太影響創業板核心公司的情況,畢竟核心公司的持倉更多在主流機構手里,相比而言不會有太多的波動和變化。更多區別在一些中小偏主題的公司,未來游資打漲停板和漲停板接力的難度會加大,從而導致市場出現新的情況。在其看來,往后看一年估值因素并不重要,創業板公司的投資核心還是看未來一年景氣度的高低。
擁抱核心資產
采訪中,業內人士也指出,注冊制的核心是降低上市門檻和加快上市節奏,在新制推行的前幾周,創業板交投活躍度會很高,甚至呈現普漲格局,但從長遠角度來講,因為IPO不斷擴容,而場內資金相對有限的前提下,未來更多的資金還是會選擇具備核心資產的個股進行波段性的炒作,這是近幾年全球各大股市的共同特點。目前創業板有800多只股票,隨著注冊制的不斷推行,那些市值偏小的基本面不夠過硬的老公司,未來會逐漸被邊緣化,交易長期維持地量水平,偶爾借助利好公告間斷性的活躍。
鼎業投資合伙人、基金經理張曉寧則表示,注冊制下更多公司的新股更快發行上市,客觀上會抑制非理性炒作的預期,沖擊那些過度炒作、虛高的公司股價。面對虛高股價殺估值的痛苦經歷,會提醒投資者去反思市場真正的投資價值在哪里。興業證券最新研報也表示,未來創業板長牛之路,必然是打破制度桎梏、擁抱核心資產。(江芬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