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論斷提出15周年。“兩山論”揭示了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為我國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找到了一條新路徑。
15年來,“兩山論”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實踐充分證明,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不是矛盾對立的關系,而是有機統一、相輔相成。
在綠水青山中實現金山銀山,關鍵在思路。作為唯一一家以節能環保為主業的中央企業,中國節能集團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從傳統的無害化處理、達標排放,轉向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
在循環經濟思路下,廢棄物處置不只是變有害為無害,而是變廢為寶;不是純燒錢,而是有錢賺;既算好經濟社會效益的“總賬”,又兼顧企業、行業、地區發展的“小賬”。
“兩園一鏈”:力求固廢協同處理“最優解”
中國節能集團是唯一一家以節能環保為主業的中央企業,也是我國節能環保領域規模最大、專業最全、專業覆蓋面最廣、綜合實力最強的節能環保產業集團。近年來,中國節能在固廢處理模式、生態環境系統治理模式、污染治理投融資模式、創新污染治理技術、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
“兩園一鏈”模式是中國節能為固廢高效處理和循環利用開出的“藥方”。
“兩園”分別是:集約式綜合固廢治理產業園(簡稱“大園”),即以垃圾焚燒發電為核心,將可以長距離運輸的垃圾最大程度實現集中協同處理,輸出電能、綠色建材等;分布式有機固廢治理生態園(簡稱“小園”),即主要處理城鎮與農村不適合長距離運輸的有機廢物,通過裂解、堆肥生成沼氣、有機肥等。
“一鏈”:即環境物流鏈,負責兩園與外界、兩園之間所有固廢和產生產品的運輸。
中國節能集團總經理、黨委副書記余紅輝介紹,“兩園一鏈”模式打破城際、城鄉壁壘,統籌不同縣域城鎮和農村的固廢協同處理,很好解決了城鄉固體廢棄物的協同處理難題。同時,“兩園一鏈”固廢處理模式可以促進不同種類固廢處理協同、存量和增量固廢處理協同、城鎮和農村固廢處理協同、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固廢處理和生態循環協同,最終實現固廢處理系統化、整體化、最優化。
記者來到中國節能集團在貴州省畢節市的“兩園一鏈”固廢處理項目現場。該項目的“大園”以畢節中心城區1000噸/日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為核心;首個“小園”以處理200噸/日的畜禽糞便等農村垃圾為主,實現有機肥產量100噸/日,未來產業鏈還將延伸至經濟作物種植等相關領域。該項目物流鏈除了實現固廢的正常轉運外,還可以實現固廢資源化后的副產品回歸市場。
據介紹,畢節項目自2020年1月5日開始接收生活垃圾,截止2020年7月20日:共接收垃圾100265.49噸;焚燒垃圾68905.05噸;發電量2534.89萬Kw·h;上網電量2125.7萬Kw·h。
“畢節項目自建成投產后,解決了畢節市中心城區垃圾圍城的緊張態勢,并變廢為寶,為畢節的電力供應添磚加瓦。”該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
從“一文不值”到“變廢為寶”
酒糟是釀酒后剩余的殘渣,是白酒產業鏈末端的“廢棄物”。在以前,酒糟不僅“一文不值”,如果未經處理隨意丟棄或掩埋,還會對區域內的土壤、水、空氣造成污染,破壞環境。酒糟的處置,也成為白酒行業實現綠色發展的難點和痛點。
對此,中國節能給出了一套“有機廢棄物資源再循環利用”解決方案。
中節能綠碳(遵義)環保有限公司由中國節能與茅臺集團共同投資建設,是以酒糟綜合利用為核心的生物天然氣項目。在這里,茅臺酒糟和釀酒廢水經過微生物厭氧發酵可以產出沼氣,再經過一系列脫硫、脫碳、提純凈化后達到一類天然氣標準,通過燃氣管道直接供給當地居民及工廠使用。厭氧后的沼渣、沼液可加工成有機固肥和液肥等產品銷售,讓這些釀酒廢棄物真正實現了“從土里來,回土里去”的農業循環。
“我們一直秉持一個理念,不是簡單地把酒糟當作‘廢棄物’來追求達標排放,而是把它當作生產資料,衍生出新的產業鏈和經濟效益。” 該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
該項目是“有機廢棄物資源再循環利用”的典范,在處理有機廢棄物的同時,還能生產清潔能源生物天然氣,代替傳統的化石能源,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并可復制性的向全國推廣,促進釀酒業與農業的良性互動發展,也將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新樣板。
這一模式可以幫助白酒企業解決后顧之憂。上述負責人透露,不少白酒企業“找上門”來參觀和洽談。一家白酒企業想把全部廢棄物處置打包給他們處理。“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我們只專心釀酒就行了。”
“地下再生水廠+地上城市綜合體”
“八山一水一分田”是貴州的真實寫照,全省92.5%的國土面積為山地和丘陵。在這樣的資源稟賦之下,可供工程建設使用的平整的土地資源頗為寶貴。
為了既滿足生態建設、污水處理的要求,又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寶貴的土地資源,貴陽中節能水務有限公司建設的貴醫再生水廠、六廣門再生水廠同步創造了兩項全國第一:全國最深的全埋式水廠,全國首個與商業綜合體相結合的再生水廠。
其中,貴醫再生水廠埋深31米,建筑面積1.56萬平方米,處于綜合體地下負4層和負5層;地上城市綜合體項目占地3.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7萬平方米,包含醫療教育綜合體、品質住區、商業綜合體、鹽務文化公園等內容。
六廣門再生水廠埋深約32米,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處于體育場地下負5層和負6層;地上城市綜合體項目占地面積6.09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3.78萬平方米,包含住宅、體育綜合體、足球場、商業、辦公、公共服務設施等建設內容。
該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介紹,資源化、能源化、生態化是兩大再生水廠建設模式的核心理念。
以“資源化”為切入點,兩大再生水廠項目創新提出“新生水廠”概念,污水經過深入處理后,實現20%的中水回用,可以為地面綜合體提供綠化、體育場草坪、辦公生活使用。以“能源化”為切入點,兩大再生水廠通過污水源熱泵系統,可為地面綜合體提供供暖、供冷,節約能源消耗。以“生態化”為切入點,項目生產的新生水可通過貫城河為南明河生態補水,助力恢復貫城河兩岸自然生態,打造貴陽版的“清溪川”。
這兩大可再生水廠項目為深度利用地下空間、節約土地開啟先河、提供借鑒,也為城市環保提供新方法、新思路。(記者 李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