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展覽、虛擬數字人、3D漫游式展覽、數字藏品、數字考古……近年來,在數字化技術的加持下,看似傳統古老的博物館行業卻屢屢破圈,被年輕網友狂贊“真會玩”!
同時,“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要推進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和數字化發展。日前,陜西省文物局也公布了《陜西省“十四五”博物館事業發展規劃》。陜西將進一步加大博物館數字資源開放共享力度,加強館藏文物科技保護與運用,打造全省博物館云展陳體系,推動博物館數字化建設納入新基建。
可以說,數字化轉型是當下博物館發展的一大趨勢。借助科技力量,數字化技術全面賦能博物館行業,充分展示了數字文化的高度、廣度、溫度。
高度引領,盡顯大國自信
文物是五千多年中華文明的親歷者、見證者。每件文物背后都承載著一段厚重的歷史,每座博物館也堪稱一所大學。充分挖掘博物館蘊含的文化故事,通過新媒體技術讓瑰麗絢爛的中國文化遺產被更多人看到,應當是整個博物館乃至文博產業共同努力的發展方向。
作為全國最大規模的文化產業博覽會之一,西部文博會在凝聚產業力量、賦能文化發展、助力文化強國的道路上砥礪前行。今年展會中將設置數字文化館,匯聚眾多數字領域前沿科技,集中展示文博領域前沿成果。包括文保技術與裝備、博物館安保系統、展陳設計、文創開發等各個方向的新技術、新項目、新產品,以促進博物館與科技、教育、旅游、文創等行業的交互融合,推動博物館數字化轉型及升級,服務我國文博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實力彰顯大國自信。
廣度拓寬,打破傳統邊界
時間是不可逆的減法,隨著時間流逝,文物將逐漸失去光彩。而數字化技術正是為數不多做加法的機會,讓文物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阻隔,讓文化故事得以永久保存及傳頌,這也是數字博物館的轉型目標之一。
在博物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科技手段不僅為博物館的藏品管理、陳列展示、研學宣教等注入新活力,更實現了對博物館原有內涵的外延和擴展。與此同時,博物館的受眾范圍也在不斷拓寬,一方面,眾多年輕人通過對文物及傳統文化的學習,從中感知到趣味進而對傳統文化產生憧憬;另一方面,數字化技術還拉近了各國學者間的距離,讓更多國外游客了解中國文化,對于促進中西文化交流功不可沒。而在西部文博會數字文化館,這些前沿科技和交流成果都能得到充分展示。
溫度加碼,煥活沉浸體驗
博物館文化看似枯燥傳統,實則不然。每一時期的文物藝術品都體現著當時最時尚、最新穎的東西,想要傳統文化得到傳承和守護,關鍵在于如何傳播。當下越來越多的博物館以“跨界融合”“科技引領”“沉浸體驗”為著力點,力爭給觀眾帶來全新感受。
今年8月,西安博物院聯合中國運動科技品牌匹克正式推出“文物復活計劃”,利用圖像采集及3D打印技術創作出現代“唐三彩”。同時,西安博物院推出了全新的AR導覽服務,走進博物館,戴上一副小小的AR眼鏡,對準文物就可以智能識別,再現現實中的物品,復原遠古的文物,講述展品背后的故事……置身其中,文物仿佛“活”起來,這不就是妥妥的《博物館奇妙夜》嗎?
數字盛宴,提前引爆西部文博會
博物館+科技的形式,讓文物更加貼近大眾。作為文化產業資源聚集地、文化產業發展成果展示平臺以及促進東西部、一帶一路沿線文化產業交流合作的橋梁,在賦能博物館數字化轉型方面,西部文博會責無旁貸。
今年西部文博會數字文化館將匯集數字化技術、數字化虛擬展覽、網上虛擬展廳、“云”展覽等各個領域的新技術,助力博物館行業不斷提升數字化“硬件”設備,通過科技創新更好地順應數字時代發展潮流。同時,更多有趣的博物館數字化技術也將會在現場展示,讓與會觀眾體驗科技與文化結合的無限魅力。2022年11月18日-21日,第十屆西部文博會開幕在即,期待您的到來!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