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徐州移動聯合睢寧縣農業農村局打造的“智慧農業”項目已順利在試點大棚完成一次全流程運行。結果顯示,試點大棚的棚均增產在20%以上,節水節肥效能提升了25%以上,采摘損耗率降低了30%以上,讓當地農業種植戶生產開始“智慧”起來。
該項目通過信息化技術、物聯網技術,實時獲取溫室大棚的空氣溫濕度、土壤水分含量、二氧化碳濃度、光照強度及視頻圖像,實時顯示農作物生長環境。項目的智能化操作系統自動控制溫室風機、噴淋滴灌、內外遮陽、加溫補光等設備的運轉,同時,結合大數據分析,可科學地確定最佳采摘時間段,降低農產品采摘損耗。
“這個平臺,把大棚中的莊稼、用于管理的裝備、農業生產要素通過物聯網技術連接成網,對每一株植物都可實現精準管理,促使其達到最佳產量,并消耗最少的成本。同時,還最大程度上控制了對水、土、氣的消耗和污染,讓我們切實感受到了物聯網、大數據這些新技術在農業生產上產生的魅力。”睢寧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由衷地贊嘆道。
據徐州江蘇徐州移動項目經理李潔介紹,該項目嵌入了對農產品最佳采摘期的驗證模塊,它充分挖掘大數據分析技術、農產品物流管理技術以及農產品品質檢測技術,同步整合農產品生長信息、農產品具體需求信息以及物流信息,定向確定農產品具體采摘時間段、采摘區域、采摘數量等,可有效降低農產品損耗,保證農產品在消費時的鮮活度。
“在大棚內走道上幾乎看不到泥土,日常管理都是通過電腦或手機控制,四季如春,我們種田的環境并不比城里人的寫字樓差多少嘛。”試點大棚老板的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
據悉,江蘇徐州移動充分整合自身的信息技術優勢,在農業領域不斷加大投入,助力農民從以前的靠經驗生產,變為科學生產,實現從“會種田”向“慧種田”的躍升。
(余池)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