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今年的雪,來的比往年都要早一些。
2022年8月27日,中國絕大多數地區還在被40℃+高溫籠罩,長白山卻降下今年首場大雪,
漫山茫茫白色,像是一場無聲的新聞發布會:
新年雪季,即將開啟。
和這個雪季同時啟動的,還有各冰雪大省的雪季營銷攻勢,其中發力最猛的,就有吉林省。
早在8月中上旬,吉林省內各大雪場就開始在OTA上搶先預熱,推出了一大波滑雪套餐產品,率先刷了一波存在感。
吉林省如此積極主動,有一個眾所周知的原因:
今年是北京冬奧會后首個雪季,經過冬奧洗禮的冰雪市場,必將迎來猛烈爆發,狠狠釋放一波市場紅利。
先布局者,先享最肥紅利。
不過,如果僅僅是為今年雪季多搶點生意,這個東北大省,可著實有些小家子氣了。
對于冰雪經濟,吉林省其實隱藏著一顆巨大的野心,并且布了一個很大的局。
這個局有多大?
從地域上,不限于東北、國內、東北亞,而是直指全球市場;在產業上,不限于冰雪運動、冰雪旅游、冰雪制造,而是囊括全產業鏈。
這個布局的起點,還要從4年前說起。
2018年12月23日,長春,第三屆雪博會開幕式。
在大會“我與時空對話”的環節上,吉林省首次公開發布了一個全新的冰雪經濟戰略新構想:
“冰雪絲路”。
在當時活動眾多的雪博會現場,吉林省拋出的這個新名詞,并未引發輿論與業內的過多關注。事實上,“冰雪絲路”戰略新構想真正意義上被引爆,要在兩個多月后的全國兩會。
2019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吉林省文旅廳廳長楊安娣首次向全國政協遞交了一份名為《以吉林省為核心區,推進冰雪絲綢之路建設,推動“一帶一路”在東北地區再挖掘、再實踐》的提案。
在全國兩會的巨大輿論場上,“冰雪絲路”這個新概念,迅速吸引兩會委員代表的目光,并獲得主流媒體聚焦關注和詳細報道,成為當年兩會一大熱點話題。
首份“冰雪絲路”提案成功引爆輿論之后,吉林省一鼓作氣,2021年和2022年全國兩會,楊安娣分別再次向全國政協提交《共建冰雪絲路,推動“一帶一路”新實踐,構建創新、協作、開放新平臺》和《關于加快推進“冰雪絲路”建設的建議》的提案,繼續力推“冰雪絲路”戰略新構想。
四年三提案,“冰雪絲路”徹底破圈了。
“冰雪絲路”到底是什么?
這是一個由吉林省發起的“冰雪經濟”宏大戰略新構想。
其靈感來源于2018年文旅大融合,模式借鑒于中國國家倡議“一帶一路”,意在打造一個以吉林省為核心,對內覆蓋全國,對外立足東亞,延伸絲綢之路國家,輻射全球,最終實現中國與世界并軌的冰雪經濟新平臺。
“冰雪絲路”戰略新構想下,是吉林省無法隱藏的巨大野心:
吉林省想要成為21世紀全球冰雪經濟的中心,并打造一條以吉林省為核心的全球冰雪經濟產業鏈。
更重要的是,吉林省這個充滿野心的戰略新構想,自始至終,都是一個陽謀。
在本文中,勁旅君將重點剖析三個問題:
吉林為什么提出“冰雪絲路”?
吉林靠什么撐起“冰雪絲路”?
“冰雪絲路”待破局的關鍵點?
01
以冰雪經濟為核心的旅游產業,將是當地產業升級,甚至東北振興的重要支撐力量。
2016年的吉林省旅游業,正處在產業轉型升級破局的“艱難前夜”。
我們來看當年的兩份重要文件:
2月,《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服務業發展的若干實施意見》中指出:發展服務業……是推動經濟增長動力轉換的重要途徑……補貼服務業短板,旅游業需要突破……
6月,在《吉林省推進旅游業攻堅發展實施方案》中指出:突出旅游業在補齊吉林省服務業短板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推動吉林省從旅游資源大省變為旅游經濟強省。
從這兩份文件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問題:
吉林省意識到“傳統旅游業需要突破”,也意識到“冰雪經濟的潛力”,但如何將冰雪經濟與旅游業緊密聯系起來,如何突破阻礙,從哪兒突破,怎么突破,并沒有清晰的思路。
彼時,吉林省旅游業有兩個明顯短板:
旅游產業規模偏小。
2016年,東北三省國內旅游總人次和總收入中,吉林略勝黑龍江,卻與遼寧差著三個等量級,在全國排在中下游。
冰雪經濟規模弱小。
2016年以前,吉林省冰雪經濟體量不大,以滑雪場數量為例。
全國各省擁有滑雪場數量TOP10中,吉林省以38家滑雪場,列全國第七,僅為排名第一的黑龍江滑雪場數量的1/3,甚至比滑雪產業先天優勢并不明顯的河南,還要少3家。
“現在旅游是熱點,(吉林省)白雪換白銀了嗎?”
顯然,當時的吉林省,并不能給出一個完美的答案。
直到2016年“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火遍網絡之時,吉林省敏銳意識到,這將是一個千載難逢機遇,自己苦苦尋找的旅游業破局點,終于出現了。
9月,吉林省搶先發布《關于做大做強冰雪產業的實施意見》,并首次明確提出:
冰雪產業是吉林省具備國內領先發展、國際競爭潛力的特色優勢產業……大力發展“白色經濟”,加快推進“白雪換白銀”……
與此同時,還提出一系列明確發展方向和目標:打造“冰雪旅游、冰雪體育、冰雪文化”的“3+X”全產業鏈;建成1-3個世界級滑雪場,全省滑雪場總數達到60座以上;冰雪旅游人數達到1億人次,年均增幅18%;冰雪旅游總收入達到2300億元,年均增幅25%……
吉林省的這一實施意見當時就創下三個全國第一:
首個專門研究冰雪產業的政策意見;
首次構建冰雪產業的產業框架;
首次提出冰雪產業的目標體系;
“2016年,成為吉林旅游改革之年,旅游業的地位得到實質性提升,冰雪旅游產業強勢崛起,我們開啟了一個新紀元。”
原吉林省旅游局曾如是評價這一年對本省旅游業的意義。
02
2016年-2018年,吉林冰雪旅游市場快速增長。
2018-2019年雪季,吉林省共接待游客8421.84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698.08億元,比起步之年的2015-2016年雪季分別同比增長62%和86%。
在這個過程中,吉林冰雪旅游一些新的變化逐漸顯現,以滑雪產業為例。
2018年,全國各省滑雪場接待滑雪者人次TOP5省份中,吉林以184萬人次位列第三。
TOP5省份中,吉林省的兩項數據值得高端關注。
其一,吉林省滑雪者人次同比增幅高達25.17%,穩坐首位。
其二,吉林平均每個滑雪場的滑雪者人次達到4.28萬人次,雖然不及北京(7.33萬人次),但遠高于黑龍江(1.78萬人次、山西(2.41萬人次)和河北(3.55萬人次)。
簡而言之,吉林滑雪產業具有很強后發優勢。
吉林滑雪場數量雖然只有老大哥黑龍江的1/3,但滑雪場的質量卻遠超后者。滑雪場擁有架空索道,特別是脫掛式架空索道的數量,是衡量其規模和效率的重要指標。
2018年,滑雪場擁有架空索道TOP5的省份中,吉林雖以總數37條位居第三,但平均每個滑雪場擁有一條架空索道,而黑龍江平均每3個滑雪場才擁有一條架空索道。
其中,滑雪場擁有脫掛式架空索道TOP5的省份中,吉林以19條占據第二。國內擁有脫掛式架空索道TOP5的滑雪場中,吉林就占了三個,分別是萬科松花湖(6條)、萬達長白山(5條)和吉林北大湖(4條)。
在保持滑雪場高品質的前提下,如果吉林滑雪場數量繼續快速增加,所需要的滑雪者人次也將實現指數級增長。然而,這將使得吉林省很快遇到一個新難題:
僅僅依靠吉林一省的潛在生產力和消費力,無論在供給側,還是在需求側,都無法實現供需平衡,更無法撐起一個龐大的冰雪產業鏈。
這該如何破局?
加強東北地區與重點區域與重點領域的合作;
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建設開放合作高地;
總結起來就一個關鍵詞:
開放。
這為吉林省冰雪產業提出了明確的破局方向。
2018年,吉林省在打造冰雪產業中,明確提出要讓吉林冰雪更具開放性,例如開發新業態、拓展新發展空間、加強區域合作等。不過,吉林冰雪產業的全面開放,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頂層設計。
“冰雪絲路”戰略新構想在此時出現。
03
“冰雪絲路”戰略新構想的邏輯并不復雜,整體架構以國家“一帶一路”為基礎,通俗來說,就是吉林冰雪產業版的“一帶一路”。
這一構想的本質是:
打造一個泛區域冰雪產業利益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內,大家標準統一、資源共享、互通有無,從而締造一個更為廣闊的大市場。
吉林省為此進行了很多嘗試,核心一點就是:
拓展區域協作新空間,打破冰雪產業邊界。
2021年,吉林省會同遼寧、黑龍江和內蒙古,開始編制《東北全域旅游發展規劃》,謀求實現東北區域中跨省區冰雪旅游合作;同年,吉林省與北京市政府、天津市政府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將依托“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京張吉”體育文化旅游圈;2022年,吉林省和新疆宣布共建中國(長白山脈-阿爾泰山脈)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試驗區。
以《東北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為例,吉林省希望從一開始就避免黑吉遼蒙四省無序競爭的狀態,一起將四省冰雪經濟共同做大,吸引更多增量客源和產業鏈企業到來。
因此,在這一規劃中,提出四省共同承辦申辦重大國際性冰雪賽事,培育東北原創冰雪賽事品牌,并且希望未來共同打造東北冰雪旅游精品線路。
打破冰雪區域限制,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組建全國滑雪場聯盟。
2018年12月,吉林萬科松花湖度假區、吉林北大湖滑雪度假區、萬達長白山國際度假區、長白山魯能勝地國際度假區、長春廟香山滑雪度假區聯合發起成立全國滑雪場聯盟,首批成員單位84家,涵蓋吉林、北京、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新疆、甘肅、湖南等全國14個省(區、市),是國內首家滑雪場聯盟。
全國滑雪場聯盟成立后相繼發起三項主要活動,“冰雪絲路”聯盟卡、“冰雪絲路杯”粉雪聯賽和《全國滑雪場運營管理標準》。
聯盟卡和粉雪聯賽,分別是從C端和B端,實現了冰雪旅游和冰雪運動的破圈,讓原本隔在各自小區域內的冰雪人口匯流,并且實現加速流動。這一創新不但有效擴充了各大雪場的客源、提高消費頻次和水平,而且讓聯盟內個成員的品牌影響力被放大,最終然冰雪經濟的體量迅速膨脹,多方受益。
《全國滑雪場運營管理標準》實施意見的起草,則是為行業建立標準體系,形成高質量滑雪場都向聯盟聚集,向吉林看齊的效果。
04
在“冰雪絲路”戰略新構想中,吉林省給自己的定位同樣明確:
核心與風向標。
從2019年“冰雪絲路”戰略新構想提出開始,吉林省為鞏固這一定位,在多方面緊密布局:
其一,從歷史角度強化論證吉林省在“冰雪絲路”的核心地位。
2018年前后,吉林省組織專家學者,挖掘考證古代冰雪絲路。
根據現有論證,“冰雪絲路”起自渤海上京(今黑龍江寧安),沿圖們江,連日本海,鏈接“東方海上絲路”;沿鴨綠江,傍遼東半島,直通中央政府,鏈接陸上絲綢之路,把中華文明傳至今日本列島、朝鮮半島、蒙古和俄羅斯遠東地區,推動了東北亞地區的民族交融與社會發展。蒙元時期,這條路橫貫吉林全境,西接內蒙草原,鏈接草原絲路,與中亞、西亞和歐洲產生交流。
吉林省自古至今,一直地處東北亞幾何中心地帶,是冰雪絲路上的中心區域。
其二,彰顯冰雪資源優勢和冰雪產業實力。
一方面,吉林省不斷強化“冰雪黃金緯度帶”、“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和“東北亞冰雪核心資源區”的地理標簽,透過積極的宣傳營銷手段,在大眾滑雪市場尤其是年輕滑雪發燒友中強化對其的認知。
另一方面,吉林省不斷彰顯吉林省冰雪經濟實力,特別是“全國品質最好、接待人次最多、滑雪類型最豐富、設施條件最完善、山體落差最大、競技條件最優越的雪場都在吉林”……
其三,輸出吉林經驗和吉林標準。
以2016年率先發布《關于做大做強冰雪產業的實施意見》為標志,吉林省就悄然布局,希望在冰雪領域,讓“吉林經驗”成為“中國經驗”,讓“吉林標準”成為“中國標準”。
為此,吉林省拿下多個“首次”:
全國首個開展冰雪資源普查的省份,被文旅部批準的冰雪資源普查試點省份;
全國首個省級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吉林省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21-2035)》;
全國首個冰雪經濟智庫研究報告《中國冰雪經濟發展報告(2020)》;
全國冰雪旅游研究方向唯一部級重點實驗室落戶吉林大學;
……
吉林省希望將“冰雪實踐的創新在吉林,冰雪政策的引領在吉林,冰雪理論的突破在吉林,冰雪文化的生成在吉林,冰雪人才的培育在吉林”的認知向行業全面滲透,最終讓“中國能夠承接2022北京后奧運效應的區域在東北,東北的核心在吉林省,吉林冰雪經濟的經驗和標準引領全國”成為行業共識。
05
“冰雪絲路”給吉林省帶來真金白銀了嗎?
2022年6月,吉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上,吉林省委書記景俊海代表中共吉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中有這樣一句話:
吉林省冰雪旅游市場占有率穩居全國第一。
報告同時提到,截止2022年,吉林省共建成54個滑雪場、279條雪道,日最大承載量10萬人次,滑雪接待規模全國最大,冰雪產品關注度、銷售額居全國冰雪市場榜首。
取得這一成績,“冰雪絲路”戰略新構想,功不可沒。
不過,“冰雪絲路”的建設,只是剛剛起步,想到達到理想的效果,還面臨諸多難題,總結起來其實就是:
“冰雪絲路”戰略新構想雖然是吉林省發起并推動的,但僅憑吉林一省之力,很難破除前進道路上的所有困難,需要來自國家層面多維度的力挺,以及來自不同省市區,甚至海外國家和地區的認可和支持,才能發展的更快、更好、更順。
為此,吉林省提出一系列破局之道,包括建立部際工作協調機制、設立國家冰雪絲路研究中心、編制《冰雪絲路發展綱要》、打造冰雪絲路文化帶、舉辦冰雪絲路國際論壇、出臺冰雪絲路發展政策等。
作為一個宏大的戰略級構想,“冰雪絲路”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走的路還很長。不過,中國冰雪經濟的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任何人的預期。
楊安娣曾分析,“三億人上冰雪”、“十億人次參與冰雪旅游”的大國市場優勢,將從根本上改變中國、乃至全球冰雪經濟格局。
推進“冰雪絲路”建設,統籌南北、四季、國內國際冰雪市場,構建創新、協作、開放的高質量新平臺,將是應對中國社會經濟主要矛盾變化的重大戰略選擇,也是應對國際環境新挑戰的冰雪經濟之手。
吉林不能錯失這個機遇,必須牢牢抓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