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想回到什么時候?聚焦此時此刻,相信有很多人腦子里彈出的是2019年。
2019年,北上廣的打工人最大的目標是好好努力,升職加薪,快節奏的工作結束,遇到周末或小長假,會好好規劃下去哪里游玩,放松身心……當時只道是尋常,一場疫情的來襲,就變成了令無數人都懷念的,白月光般的2019年。
時間軸拉到2022年3月,中國內地新冠感染人數破10W,2022年4月,上海連續多日新增感染人數破萬,相較疫情初猝不及防的武漢,上海這波疫情有過之而無不及。此輪疫情的殺傷力之大,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最初的預想。每天掛在微博熱搜上的疫情動態,每天新聞通報里更新或突破的數字,一次次沖擊著人們的心理防線,而這些屢創新高的數字后面,沒有完全展露出來的,是數量龐大的個體和家庭在疫情中的惶恐和磨難。
新冠疫情帶給人們最大的負面影響,并不是一時身體的病痛,我們知道,積極配合治療,當下大多數感染者都可以痊愈,而疫情之下帶來一連串的連鎖效應,飆升的生存壓力,讓人們心頭一直籠罩一層烏云,揮之不去。
經營者們每天醒來,面對的成本跟疫情通報的數字一樣居高不下,不知道這樣下去還能堅持多久;打工人不定時的隔離封控在家,收入不穩,房貸隨時可能斷供……疫情什么時候會停止,我們的生活什么時候可以恢復2019年那樣的生機勃勃,欣欣向榮。
疫情的此起彼伏給人們帶來滿滿的無力感與壓抑感,但疫情也讓人性的光輝充分閃耀。
疫情期間,一位上海大爺趴窗口抽煙時,聽到樓上鄰居夫妻為無米下鍋發愁,立馬從家里送了一袋米上來,夫妻倆喜出望外要給大爺米錢時候被大爺拒絕:“不要錢不要錢,鄰里就應該互相幫助。”聽到大爺這句話,樓上夫妻感動得說不出話來。
還有一位上海大爺,手里拿著200元鈔票,坐在樓道里一個個等著租客。作為房東,自費給租戶們發放補貼。大爺說:“疫情無情人有情,我房東給你們每個租客200塊錢,大家都不容易。”租客們感動不已,不停說著:謝謝,謝謝……
這樣的暖心瞬間還有太多,同在疫情下,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愛和希望比病毒蔓延的更快。
雖然疫情還在,花也還是會開的。即使囿于疫情之下,上海遲到的春天依然來了。終于迎來解封,大家生活的齒輪也將繼續轉動,雖然還有太多需要被治愈,但生活中的美好與期待也跟春天一樣,總會回來。
疫情的陰霾稍稍散卻的時候,一個知名度并沒有那么高的新消費品牌“曉醉”帶來了一份春暖花開的感動,曾在曉醉的電商平臺下單過的上海用戶,在解封的第一時間,紛紛收到了曉醉寄來的一個并不貴重的產品禮盒,里面放著手寫的祝賀解封的卡片和幾罐產品,讓每個顧客平等的享受了這一份小小的卻又溫暖的感動。
疫情嚴峻的時刻,人們日常的蔬果飲食都得不到保障的時刻,每天要隨時打起精神搶菜,每時每刻要擔心會不會被感染,提起一顆心過日子,這根弦終于可以稍稍松一松了。雖然疫情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徹底畫上句號,但每個當下我們都在探索融洽的方式好好度過,解封是治愈的開始,烏云總會走開的,生活總會好起來,解封快樂!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