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縣有基層團組織488個,團員12094名,團干726名,團校32所,實現團組織覆蓋率、團干配備率、團員發展率、團校建設率達100%。
規范化建強團組織
一是支部“單建”。在全縣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學校、鄉鎮(街道)、村(社區)等傳統領域和“兩新”組織、新興青年群體等社會領域開展團員大排查,對符合建團條件的應建盡建,持續鞏固和擴大組織覆蓋面。目前,建立機關企事業單位團支部14個,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團支部90個,學校團委20個,鄉鎮(街道)團(工)委13個,村(社區)團支部105個。二是產業“聯建”。在城市商圈、產業鏈、技術鏈等相關聯度的類似企業和鄰近村居,按照資源共享、優勢重組的原則,成立聯建產業團工委,組織開展生產技能比武、產業技術培訓、產業銷售輔導、技術難題研討等活動,帶動聯建村居、企業實現“技術互促、產品互動、市場互通、人才互補”。已探索建立摩爾城商圈團工委、平定營鎮產業聯建團工委、建中鎮茶產業聯村團工委等7個產業聯建團組織。三是行業“歸建”。根據團員青年分布狀況和團組織領域分類,按照行業相近、業務相關、直屬領導的原則,通過統一歸口、分類管理,分別成立派出團工委,選配各領域優秀黨(團)員青年擔任派出團工委書記,由各派出團工委負責抓好所轄團組織的管理、指導、監督和考核等工作,進一步提升團的建設質量。已在衛健系統、國企系統、縣直機關和教育系統等成立派出團工委5個,增比150%。
專業化配強團隊伍
一是專兼掛結合“選”。采取專、兼、掛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公開招募、組織推薦、自主報名等多種形式,從縣直機關企事業單位、大學生西部計劃志愿者、村干部、駐村干部、青年致富帶頭人、返鄉大學生等優秀青年代表中選優配齊各級團組織班子隊伍。目前,已配備專職團干部236名,縣級掛職團干部1名,兼職團干部212名,縣級兼職副書記增比100%,配備鎮級團組織班子115人、村級團組織班子331人,較改革前增比分別為43.5%、23%,其中,全縣有35余名事業身份干部擔任團委書記,81名返鄉大學生在團內任職。二是點面相連“育”。以實踐育人、組織育人、榜樣引領為抓手,將“請進來”和“走出去”、“分散學”和“集中訓”有機融合。依托甕安縣猴場會議會址、冷少農故居等紅色文化基地建校外教育實踐點,實施“館校共建”,采取紅色文化基地講解員進校授課、團員隊員進館講解的方式,強化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領。依托黨校建縣、鄉、校三級團校,采取分級分類片區化全覆蓋模式,強化團員青年政治教育培訓。2021年來,建立團校32所,聘請教師100余名,縣團校舉辦“青馬工程”培訓班1期,覆蓋鄉鎮(街道)、學校、非公企業、縣直部門團組織書記及少先隊大隊輔導員90余人次,基層團干部培訓率達100%,培育團員、少先隊員紅色文化宣講員50余名。三是組織推優“用”。強化黨建帶團建、團建帶隊建作用發揮,少先隊組織將獲得“紅領巾獎章”星級章及校級及以上“優秀少先隊員”的,擇優向團組織推薦,發展為團員。共青團組織將28周歲以下團員,擇優向黨組織推薦,發展為黨員。建立團內青年人才跟蹤培養機制,擇優向組織部門、教育部門、人社部門推薦,提拔使用為副科級以上干部。2021年來,推優入團195名,推優入黨64名,提拔使用團干部5名。
制度化加強團管理。一是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強吸引”。實行基層團組織書記年度考核機制,采取“五方共評”的方式,以分層管理為主,量化考核為依據,每年按20%的比例確定優秀人選。對鄉鎮(街道)、機關企事業單位團組織書記連續兩年考核優秀的,納入縣管后備干部儲備;對學校團組織書記和少先隊輔導員連續兩年考核優秀的,納入學校副校長后備人選儲備。2021年以來,已提拔使用優秀團委書記5名,納入后備干部儲備的團委書記9名,評選表彰團干部19名。二是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強示范”。建立落實團員先進性評價常態化機制,制定印發《甕安縣團員星章評比實施方案》,通過“443”機制(分4個領域、4方共評、評3星),對不同領域團員分層分類激勵,科學設置評比事項,并將評比結果作為優秀團干、優秀團員重要參考依據。截止目前,團員先進性評價率100%,2021年獲全州優秀共青團員稱號3人,評選縣級優秀共青團員30人。三是建立選派聯系機制“強引領”。建立委員聯系團代表、團代表聯系團員青年“兩聯”工作機制,采取“線上”定期聯系、“線下”動態聯系的方式,建立聯系臺賬、服務臺賬,進一步密切與團員青年的聯系。建立村(社區)團建指導員選派聯系服務機制,由駐村第一書記兼任團建指導員或鄉鎮(街道)包村領導兼任團建指導員,建立選派聯系清單、指導事項清單和服務落實清單,切實提高村級團組織“三力一度”。截止目前,全縣126名團代表聯系青年1260名,為105個村(社區)選派團建指導員105名。
項目化增強團功能
一是建立“四個中心”搭橋梁。通過不增設編制,在縣級4家單位分別建立青少年權益維護中心、青年宣傳工作中心、青年就業創業中心、青年志愿服務中心等4個中心,聚焦青年成長發展、犯罪預防、能力培訓、就業創業、金融扶持、志愿服務等工作分別建立40余項服務事項清單。截止目前,已創建州級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雙零社區”示范點1個,開設青年專欄1個,開展青年職業技能培訓387人次,公益性崗位解決青年就業364人,為青年發放創業擔保貸款647萬元,扶持34戶青年成功創業,帶動就業150余人,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14場,青年達成就業意愿520余人,帶動28265名青年注冊成為志愿者。二是搭建“三個平臺”強覆蓋。依托“智慧團建”系統,搭建團員服務網絡平臺,按照誰主管、誰負責,一支部、一賬號的原則,全面抓好團的組織生活、團員發展、學社銜接等工作,實現團組織服務扁平化。2021年,學社銜接率96.7%,黨史學習教育等各項組織生活錄入率100%。成立甕安縣大學生春暉服務社,搭建大學生參與服務平臺,采用社長、副社長聯系理事,理事聯系鄉鎮(街道)社員,社員帶動周邊大學生青年的“蜘蛛網式”聯系模式,吸納社員114名,開展“青春志愿行·溫暖回家路”、“牽手夕陽紅·溫暖老人心”等一系列活動8次,引導更多學生團員參與社會公益和教育實踐活動。成立甕安縣青年志愿者協會,搭建社會青年參與服務平臺,從全縣各機關事業、教育系統、非公企業、社會組織等領域吸納會員100余名,其中,團體會員數量6個,積極拓展應急服務、法律援助、心理疏導、交通勸導、治安維護、醫療救助等志愿服務新領域。三是創建“兩個品牌”提質量。創建“您的心愿·我的志愿”志愿服務品牌,面向留守兒童、孤寡老人、村小學生開展“微心愿”圓夢、集體生日、暖心陪伴等志愿服務活動。創建“德耀甕安·志愿前行”志愿服務品牌,推行“一月一主題、一月一服務”,注重開展宣傳教育和引導農民實踐參與相結合,理論宣講與技能傳授相統一,群眾點單與志愿者接單相銜接,實現教育和實踐的良性互動。2021年以來,開展防疫宣傳、愛心送考、愛心義剪、愛心捐助等志愿服務活動1000余場次,累計籌集社會公益資金、物資折算13.19萬元,惠及學生575名,“微心愿”圓夢2531個。2022年2月,甕安縣紅色文化宣講活動榮獲“春雨工程”全國示范性志愿服務項目。(共青團甕安縣委 張遠倩 姚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