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新開局” 積極探索問題與現狀
在走訪第一站,全國政協委員走訪組深入隆平高科了解中國種業發展歷程,詢問當前中國種業的發展短板及困境。
中國種業要實現長足發展,實現擴大規模運營,離不開金融及科技的支持。針對農業保險覆蓋率低、貫穿全產業鏈的金融支持較弱等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表示:要實現種業的增益發展,第一是依靠科技研發、改良種子,拓展更加標準化、多元化的品種,提高最終溢價能力,實現科技賦能。另一方面,要建立數字系統,讓農戶及小微企業可以更便捷地解決貸款問題,讓各個主體都可以享受科技帶來的增值、收益。
周延禮指出,韓橋村要逐步把金融服務、項目、發展、規劃有效結合起來,深入研究和探索,精準助力鄉村振興,保證政策落地并取得良好的成果。
針對期貨和農業保險等金融服務,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科技監管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張野認為,這些成熟的金融產品需要和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才能真正地幫助農民享受到金融服務。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保險問題解決好了,對于融資貸款均有幫助。金融機構、農商行可以運用科技手段賦能鄉村振興。
作為金融科技企業代表,信也科技在與農戶代表交流之后,現場采購了1000公斤“錢大山”牌稻蝦米,以實際行動支持韓橋村農業經濟發展。信也科技自成立之日,就始終關注鄉村發展:2020年捐贈100萬元在四川涼山地區修建“愛心幼兒園”;2021年向云南省彌渡縣教育體育局捐贈近10萬元校園體育用品,并捐款27萬元,支持鄉村教育事業發展。此次采購韓橋村稻蝦米,信也科技黨總支書記、常務副總裁苗萌表示:“做好一粒米,興旺一村人,共筑一個夢,這個夢就是鄉村振興之夢。”
金融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實踐
在了解農村發展現狀后,走訪組來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際金融研究院,與專家學者進行了交流和學習。國際金融研究院方兆本教授針對在鄉村振興中金融行業的發展面對的問題進行了解讀:“鄉村振興,關鍵在產業振興、科技振興和人才振興,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建立金融科技幫助鄉村振興的生態,生態包括平臺、孵化、初創、大機構和大網絡公司、傳統銀行等,目前這個生態還處于建立階段,還存在很多問題。”
苗萌還現場介紹了信也科技在安徽省共同參與經營的淮北匯邦小貸的基本情況。他表示:“在做好風險管理基礎上,信也科技愿意積極與市政府聯系,根據地方鄉村振興的任務,我們也做一些專項,讓匯邦小貸積極參與進來,支持小微、支持‘三農’的發展。”
三農的發展需要各方的關心與支持,此次走訪讓全國政協委員會和信也科技意識到,可以推動農業發展數字賦能項目合作,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完善的金融保障。信也科技未來也將以積累多年的科技能力為支點,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和數字化的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金融科技服務保障。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