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的道路上必須有指路明燈,匠心企業家群體也需要榜樣和帶頭人,而張雨軍正是這樣一位執著于夢想,敢于付出、拼搏,并終實現自身價值的匠心企業家領軍人物。在華東理工大學兼修雙專業的他于1993年畢業,2003年又遠赴新加坡完成南洋理工大學納米工程碩士課程,憑借著專業的技術在半導體行業深耕多年。于2010年加入光伏行業,先后就職于林洋新能源,海潤光伏集團和協鑫集團,在職期間指導、完成產品開發和技術發明專利超過10個。在2017年初,張雨軍正式成立了蘇州攜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憑借自身雄厚的技術實力和對光伏行業獨到的理解,研發了BIPV防水建筑一體化光伏系統、板塊互聯組件新技術、雙玻邊框系列開發、柔性可折疊應用光伏系列產品設計制造及應用,將研發與實踐相結合,為中國低碳減排,緩解全球氣候變暖做出貢獻,爭創國內外新能源市場的領先地位和知名品牌,打造匠心、匠人企業。
有的人的初心是夢想,有的人的初心是利益,而張雨軍的初心是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服務于社會建設中、服務于人民發展中。張雨軍開闊眼界,拓展思路,專注于光伏行業,從研發、銷售到建起自主擁有的品牌和生產基地;以“攜手共創,暢享未來”為驅動,以建設綠色家園為己任,積極響應國家綠色環保的概念,為建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美好未來而奮斗終身。他以如此深刻的赤誠之心,在中國光伏行業的發展進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學貫中西 ,歷經磨難終成就
澳大利亞貝弗里奇說過,“聰明的資質、內在的干勁、勤奮的工作態度和堅韌不拔的精神,這些都是科學研究成功所需要的其他條件。”而這正是張雨軍的品質,也是他堅持多年的特質,才造就了他的專業與成功。1993年畢業于華東理工大學的他,就在無錫的建儀廠任廠內設計工程師,1996年進入新加坡西門子半導體封裝廠學習半導體后道封裝技術,并在新加坡工作期間完成了南洋理工大學納米工程碩士課程。2003年張雨軍再次回到無錫,進入英飛凌(原西門子業務),從事智能卡封裝的項目經理,以及新產品的封裝產線設備、材料、工藝設計和開發工作及對接德國研發團隊,將新產品導入實現規模化制造量產應用的工作。多年的管理經驗讓他的研發與創新的技術持續增長,并帶隊完成各項攻關任務和企業內知識產權的申請指導工作,而且在集團全球內部企業的“OEE挑戰項目實戰對抗賽”上,連續8周0EE超過90%,獲得第一名。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正是因為張雨軍多年不懈的堅持與努力,對行業的專注與專業,才成就他成為無錫英飛凌的工程項目指導專家、智能卡倒裝焊接細分領域封裝專家,更成為同期國內唯一授權管理全套機密技術檔案的負責人。也讓他在決定回國發展時,有足夠的信心在光伏行業游刃有余,一鳴驚人。
2008年金融危機,蔓延到各行各業,半導體行業也不能幸免。為了與家人能夠有更多的團聚機會,張雨軍決定改變四處奔波的生活,進入光伏行業,重新發展。于是2010年他就職于林洋新能源,做關于光伏行業的研究。在職期間,憑借著自身的專業能力以及出色的組織能力,帶領企業的發展越來越標準化,.但是由于林洋新能源被韓國企業收購為追尋更廣闊的發展平臺,2011年加入新管理者要求員工學習韓國文化,張雨軍因此辭職。隨后進入海潤光伏集團,先后任職組件廠長、集團組件工程中心總監、集團質量中心總監等,在職期間,指導完成產品開發和技術專利超過10個。2015年下半年經同事朋友介紹,跳槽進入協鑫集團,擔任協鑫集成光伏組件研發的高級總監,負責集團的光伏組件研發工作。期間帶隊開發和產業化推進首個400MW的半片組件自動化產線,打通設計工藝制造整體流程,實現行業第一個真正意義的半片組件產品的規模化走向市場。同期也帶隊開發疊瓦組件,在2016年中心旬就實現兩種工藝產品,獲得了第三方的認證通過。也是國內第一家在疊瓦行業實現產品工藝裝備制造落地的公司。隨著越來越多的技術研發與創新,張雨軍萌生了自己創業的想法。憑借著自身過硬的專業水平,以及多年積攢的人脈,張雨軍找到了投資人,在2017年初共同成立了蘇州攜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有了資金,張雨軍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創新研發上面。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成功獲得發明專利兩項,實用新型專利三項。本以為企業的發展可以勢如破竹、直沖云霄。卻沒有想到2018年五月三十一日之后,由于國家政策的變革,原本的投資人突然撤資。張雨軍為了繼續研究、維持企業的運轉,在夫人的支持下,決定賣房創業。正是因為有張雨軍的堅持,家人的支持,才能以“攜手共創、暢想未來”為驅動,創造出利國利民、綠色環保的BIPV防水屋頂光伏產品。為了增加產品的性能,他再次創新,融合了雙玻組件的性能和指標,通過二者結合的方式,充分發揮雙玻組件及防水結構的優勢。首次提出了基于建筑行業的屋面表面蓄水保壓測試,成為第一家真正意義的滿足BIPV產品表面可以進行蓄水保壓深度15cm的企業,并經過24小時蓄水保壓測試背面不會漏水的嚴格性能要求,真正意義達到建筑屋面的防水要求指標;也是第一家在優化屋面載荷能力,首次讓組件通過結構支撐可以滿足家庭小汽車在上面碾壓卻沒有損壞;同樣也是第一家將組件進行風洞測試,滿足臺風隨機沖擊而不會松脫,滿足通過17級臺風沖擊都保持安全不會松脫的產品;應該也是第一家通過搭積木就可以完成整體BIPV組件安裝施工的設計產品,現場施工的操作不會有任何的風險與擔憂,也不再在現場涂膠貼膠帶等動作,做到真正意義的最便捷快速施工安裝和維護的產品。相對于傳統的瓦片式屋頂滲水、遮光、承載力差、溫度高等缺點,BIPV防水屋頂光伏改善了所有的缺點,真正實現了太能光伏屋頂的概念。實際BIPV產品還排算不上攜創核心的價值產品,張雨軍帶隊多年研究的板塊互聯組件新設計平臺和產品系列,在光伏組件從設計工藝制造到應用全新系列,是對行業的根本性品質和性能的升級換代,好比手機從諾基亞到蘋果時代。當前光伏組件最大的短板就是戶外出現局部鳥屎或者積灰遮擋,使熱斑非常高的溫度,導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風險,遮擋也會導致的整體發電量快速下降,因此造成投資收益的損失。板塊互聯新設計平臺從根本性的解決熱斑短板,前期溫度超150度的熱斑風險已經降到低于100度,發電量快速下降,通過板塊內互聯分流的方式,將影響降低到可以忽略不計。新的技術具有更高的組件轉換效率,更高的安全性能,更加低的設計制造成本,更加高的自動化制造便利性,更加低的整體電站投資成本,更加高的電站發電能力,預計整體為行業降低綜合成本可達到8%+。 張雨軍帶隊開發的BIPV產品,板塊互聯產品系列,邊框系列,柔性可折疊應用產品系列,正逐步走上市場,最終讓企業在國際國內的光伏領域內處于領先地位。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張雨軍的帶領下,蘇州攜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獲得國內發明專利授權7個,國外發明專利授權3個,國外外觀專利授權2個,國內外觀專利授權15個,國內實用新型授權41個。累累碩果,見證了張雨軍的執著與堅持;飽經風霜,成就了企業的堅韌與卓越。
人才輩出 ,創新發展人為本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古今中外,治國也好,治企也好,這是一個誰也否認不了的真理。在現在這個時代,人才創新是基石,是成功的保證。企業要做大,就要重視人才的培養。作為專注創新、研究的蘇州攜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人才更是發展必不可少的必備要素。
把握人才的重要性,就是把握企業的未來。張雨軍作為蘇州攜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領導者,也是一位高科技的創新人才,他更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因此為了能夠吸引、留住高技術人才,他從實際出發,關注每一位員工個人的同時,也關注每一位員工的生活幸福。首先,按照利益分紅機制,讓每一位員工的勞動、創新與收獲成正比,在資金上有所得,才能增強員工的創新活力。其次,發揮團隊的自主能力與創造力,給員工充足的發揮空間,讓每一位員工的才能都是得到最好的施展,增強企業的創新水平。最后,即便在企業發展艱難的情況下,他也不曾拖欠工資,并承諾在年底給每一位員工的家庭發福利,增強員工的幸福感與認同感。從而,發揮團隊的凝聚力,真正做到“攜手共創,共享未來”。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了人和為基礎,企業的發展必能“直掛云帆濟滄海”。BIPV建筑光伏屋頂,是第一家首次提出BIPV建筑屋面防水等級要求的企業。創新采用上下結構和左右結構結合的方式,進行專業的設計,促使達到防水的最佳效果。不僅在防水方面張雨軍精心研究,在其他方面也做到了行業領先水平。例如在承載能力與防水能力,首先選用6063 T5鋁型材,并在表面做陽極氧化AA10+噴砂處理,確保材質的安全性;其次通過自主創新的帶框雙玻光伏組件和獨創的邊式承載方式,用屋頂的邊框做承載,保護組件的同時,也阻隔水汽進入。從而達到了承載能力強又防水的目的,也方便了后續維護保養。在溫度方面,相對于傳統屋頂的高溫,BIPV建筑光伏屋頂利用板塊互聯的方式,在常規工藝的基礎上,將組件電池的間隙壓縮到極致,優化組件工作溫度,從而提升了產品的抗熱斑能力,嚴格保證產品戶外工作溫度均勻性。在透光與發電量方面,BIPV建筑光伏屋頂,正反面均采用雙面玻璃材料及雙面電池片,增加了產品的透光度和美觀性,還將提升投資收益增加到8%+;采用臥式安裝的方式邊框承載方式,提升了承載能力,同事讓太陽能板讓正反面都能充分發電,把光伏雙面電池發電量優勢充分發揮。以及超長的使用壽命,整體BIPV系統的承載能力甚至可以承載汽車的碾壓,增加了產品的耐受力;并且材料主體為鋁合金+玻璃,具有超長壽命,完全滿足屋面長壽命周期需求;光伏的接線盒接頭線纜,從背部連接,不會暴露,增加了產品的安全性能和壽命。預期BIPV壽命能夠與鋁合金窗戶壽命相媲美,可達到50年。
如今,隨著BIPV建筑光伏屋頂的發展,眾多消費者慕名而來,在廣東、甘肅、山東等地都有銷售安裝,甚至已經遠銷非洲。未來,在張雨軍的帶領下,蘇州攜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定能夠走向國際市場,推動“中國制造2025”,讓世界再一次看到中國制造的力量。
匠人精神, 高瞻遠矚鑄輝煌
工匠精神的價值在于精益求精,對匠心、精品的堅持和追求,專業、專注、一絲不茍且孜孜不倦,用修行的價值觀代替浮躁功利的工作觀。用一生為代價去做一件事情,那是一種純粹的偉大,張雨軍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一位優秀的企業家。
作為匠心精神的傳承者,匠心企業的創辦者,更是作為一名研發者,張雨軍的創新與研發一直具有前瞻性,他從基礎出發,以從根本解決人民所需要的問題為原則,堅持在任何條件下,把每一項技術做到完美。自創新、研究以來,他的每一個創新項目都是圍繞客戶需求、社會需要,堅持用自己的專業、眼界與判斷力為社會創造價值,幫助社會進步與發展。例如他的研發成果,板塊互聯組件設計產品系列、太陽能組件快速安裝結構、高效太陽能電池組件、太陽能組件雙面溢膠槽邊框、焊接自動貼片串焊模板、耐高壓光伏組件等,都是用自己的知識,幫助行業的發展,幫助人民生活更加便捷。而他的研發成果遠不止于此,他的國際發明已經授權3 份,正在申請的國家發明超過10多個國家;而國內的發明更是數不勝數。張雨軍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夠讓每一次研發成果,都能夠真正落地實現它的價值,無論是通過別人的幫助一起實現、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去實現,他認為研發就是為了更好的為人民提供美好生活。他的研究成果幫助很多企業成功發展,他不求回報、不追名逐利,為社會做典范、為行業做典范,更為每一位“后來人”做典范。讓每一位信任自己、支持自己的人,都能無悔,這樣才是匠人、匠心、匠藝的最高體現。
未來,張雨軍繼續自己的方向,把自己手中的幾十個創新項目,真正落地,為整個社會提供便利。并與政府合作建立自己的基地,在幕后推動基地的發展,為當地的發展提供助力。同時搭建企業的銷售、電商團隊,為企業的發展更上一層樓而努力,爭取在五年之內達到上市,讓每一位信任自己、信任企業的伙伴,都能有所收獲。
面對紛繁的世界,面對前路的艱辛,他不忘初心以孜孜不倦的奮斗,敢為人先的創造,把創新精神放在企業發展第一位,把匠人品質放在人生品質第一位,最終實現自身價值。張雨軍終將帶領蘇州攜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橫刀立馬,揚帆擊浪,為打造光伏行業的新天地而高歌猛進!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