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9日,上海)在過去的2020年,互聯網醫療的概念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社會迅速普及,并為抗擊疫情發揮了深刻的作用,“數字醫療”也一躍成為社會關注熱點。然而,對于普通用戶來說,“數字醫療”仍然存在不少痛點;實體醫療機構的“觸網”體驗,仍然有很多改進和提升的空間。在“健康中國”戰略持續穩步推進的時期,“數字醫療”還能做些什么?
6月19日,由中歐校友醫療健康產業協會(CAHA)醫療服務專委會、數字醫療專委會聯合主辦,曜影醫療承辦的“新10年,數字醫療的發展與未來”產業前沿論壇在上海舉行。論壇上,來自綜合性醫院、非公醫療機構、互聯網醫療企業、保險經紀公司、投資咨詢公司等多個領域的行業領導者及專家,從不同角度對實體醫療與數字醫療的“聯姻”進行了分析、解讀與展望,并分享了相關經驗。
本次論壇金句頻出,亮點紛呈。值得一提的是,論壇上,曜影醫療還正式發布了旗下互聯網醫院的首個版本,開啟了滬上高品質醫療服務升級“上網”的全新嘗試。
數字化轉型如何幫助醫療機構“拆圍墻”?
“有病人問我,為什么醫生才能開血常規?我覺得我們現在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利用數字醫療技術來‘拆圍墻’,讓病人也可以方便地享受到‘自助式’醫療服務。”
論壇開幕致辭上,CAHA醫療服務專委會會長、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范理宏表示,作為綜合性醫院,面對數字化變革的浪潮,正在積極求變,努力通過數字醫療技術,為廣大病人“拆除”醫療服務的“圍墻”。
數字技術對于醫療服務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范理宏會長舉例說,自己現在利用AI技術,可以很方便地告訴病人肺部結節的分布、大小等情況,幫助醫生完善診療,也幫助病人更清楚病情。
但數字技術帶給醫療服務的影響不止于此。范理宏會長提出,未來病人可能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自助式醫療服務,根據需要安排相關檢查,讓綜合性醫院的“圍墻”徹底向他們打開。除此之外,智能化醫療設備、遠程醫療設備,還能消除“時間”、“距離”、“環境”等等醫療“圍墻”,讓健康中國戰略切實走進千家萬戶。
在隨后的主題分享中,來自曜影醫療和中山醫院的嘉賓都通過實際案例,展現了實體醫療機構如何結合數字醫療技術、讓高品質醫療服務變得更加“觸手可及”。
曜影醫療互聯網運營負責人莫莎女士介紹了曜影旗下互聯網醫院的相關功能。作為上海首批獲得互聯網醫院資質的非公醫療機構,曜影醫療圍繞用戶需求與痛點,于2021年5月底上線了首個版本的互聯網醫院。據介紹,曜影充分利用線下門診的優質醫生資源,采用了“視頻”這一可靠性、直觀性、互動性都比較高的線上咨詢方式,通過醫助團隊的診前介入、聯合團隊的診后隨訪、國際特色的雙語服務,幫助用戶獲得方便的高品質醫療服務體驗。不僅如此,曜影醫療互聯網醫院還保持了與線下門診完全一致的質量安全制度,確保整個醫療行為的安全可控。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血管內科的胡嘉祿醫生,作為中山醫院心內科互聯網在線診療(e心門診)的負責人,介紹了“e心門診”的經驗。通過打造“互聯網+心血管病”的醫療健康服務平臺,“e心門診”成功幫助數千名高血壓患者建立了完整的在線健康檔案,聯合各個科室對患者進行全周期管理,提升了醫療服務體驗。此外,基于“e心門診”打造的心臟專病隨訪系統,已經服務了1.5萬名患者,深受好評。
曜影醫療打造的互聯網醫院,如何解決用戶痛點?
在專題分享環節,曜影醫療發布旗下互聯網醫院的首個版本,引起了很高的關注度。
據介紹,曜影醫療旗下互聯網醫院已開通全科、內科、眼科、兒科、皮膚科等5個科室,未來計劃開通16個科室,全面覆蓋用戶日常健康需求。相關服務可以通過下載曜影醫療APP直接體驗。
“有的家長可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突然一個小時內拉了好幾次肚子,想趕緊找醫生咨詢,卻不清楚如何準確描述孩子病情。”莫莎舉例說,如果這個時候聯系到曜影互聯網醫院,具有專業背景的醫生助手團隊會在診前介入,指導家長如何拍攝照片,記錄間隔的時間、吃過的食物、身體反應等情況,然后統一反饋給家長預約的醫生,保證后續正式溝通時更便捷高效、更有針對性。
在約定看診時間內,家長可以在自己方便的環境中,直接與醫生視頻連線,咨詢相關情況;后續還可以根據需要、直接預約固定醫生的線下診療。視頻結束后,并不意味著診療已經結束。曜影醫療互聯網醫院還聯合藥師、醫生助手等組建了診后隨訪團隊,根據醫生的建議,對用戶進行后續的健康管理,比如用藥提醒、隨訪管理、或者推送一些具有針對性的患者健康教育資料等,讓高品質醫療觸手可及。
不僅如此,曜影還將醫療安全保障延伸到了互聯網醫院上。無論是醫療人員的職業培訓、患者電子病歷和電子處方的管理,還是個人信息安全、患者隱私保密規范,這些都做到與線下完全一致。此外,曜影還專門建立有多團隊組建的互聯網管理委員會,確保線上患者需求能得到迅速響應和協調。“我們對于安全的重視,是一以貫之的。”
買藥、保險、居家診療……數字醫療有哪些新玩法?
主題分享環節中,還有來自互聯網企業、保險公司以及投資咨詢公司的演講者,也分享了各自領域的經驗,對數字醫療的未來提出了暢想。
圓心惠保產品部總經理朱云飛先生,介紹了圓心科技如何以患者為核心,打造具有特色的醫-患-藥-險服務閉環。通過深入用藥場景,圓心科技為用戶提供了不同形式的問診、開藥、保險、健康管理等產品,推動普惠型健康保障的升級與普及,力爭“讓天下沒有看不起的病、吃不起的藥”。
“我們未來還有很多路要走,但我相信未來有一天將匯聚到一起。”美世全球合伙人、上海美世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總經理夏曉霏女士,分析了日益多元化的健康需求,提出了打通各方業務、實現整體閉環、創新保險產品等一系列設想。
而安永中國的合伙人宿驊先生,則通過其長期對醫療創新服務的關注與思考,從“居家診療一體化”的角度,提出了數字醫療的另外一種可能性,為現場聽眾展現了不一樣的新思路。
嘉賓們的精彩分享,贏得了現場的陣陣掌聲。在圓桌討論環節,資深醫療媒體人紛紛提問,拋出了不少有趣的問題,與現場聽眾一起,就主題分享的內容和分享嘉賓們進行了更深入的探討。
無論線上線下,醫療的溫度始終不變
整場論壇中,出現最多的詞,還是醫療的溫度。無論是探索醫療機構的數字化轉型,還是發掘更多更新的數字醫療產品,大家希望傳遞的,仍然是醫療的善意與溫暖。
范理宏會長在致辭中指出,在這一個充滿變革的大時代,變是永恒的;但作為醫者,也要追求“不變”,也就是醫療的善與愛,要讓醫療成為一個“善與愛的循環”。
曜影醫療創始人兼CEO史浩穎醫生在發言中提到,曜影醫療之所以致力于數字醫療的探索與實踐,就是來自于患者的需求。“我們很多關于互聯網醫療的想法,其實并沒有去復制某種模式,完全來自于幫助患者解決問題的初衷。”讓曜影醫療所堅持的高品質醫療服務“上網”,正是希望給用戶帶來更多價值。今天來自各個行業的分享嘉賓,大家都在致力于做好這個創造價值的生態圈,這是在傳遞一份大愛,也讓人對未來充滿希望。
正如論壇中所討論的那樣,長久以來,科技進步是改善人類健康、提升生存質量的重要動力。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進一步推進,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10年,數字醫療將更加深入日常生活,讓高品質醫療服務與我們聯系得更加緊密。
會議合影
論壇現場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