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成都市中心不足10km的地方,蜿蜒的小溪順著新修得道路緩緩流下,低丘地形和不遠處的高樓形成特有的對比,粉澄澄的“胭脂脆”桃子掛滿枝頭,掩映著一座座小洋房,自駕其中,仿若在畫里穿行。路通人暢,果園飄香。近年來,興隆街道斑竹村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斷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建設尊重自然
興隆街道斑竹村充分發揮“長在農業、優在生態”的水土優勢,在全域推進水果產業促鄉村振興中,目前已初具規模化,桃樹、柑橘、臘梅種植面積已達1500畝,在斑竹村“兩委”班子努力下,大力實施“四好村”建設,使農村交通路網不斷提檔升級,已向成都近郊第一個農村生態文明家園試點建設發起沖擊。“尊重村落靈魂、尊重鄉村風貌、尊重傳統文化。”斑竹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熊萍談及斑竹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時,態度明確,“綠色,是斑竹最亮的底色;生態,是斑竹最大的優勢。”
村民受益增收
鄉村振興戰略改變著斑竹村的發展格局,給村民帶來了增收致富的希望。引進致和聚善社會服務中心等社會組織,在改變自身條件的同時,同步實施走出去戰略,一次次鄉村集市的開展,一回回城鄉聯動活動的實施,有效以社會組織為抓手打通城鄉互動形成聯動的趨勢,在提升斑竹的知名度的同時,也為斑竹村帶來新鮮的購買力,實現村民的增收。
為進一步增強村民的幸福感,斑竹村還進行了人居環境整治,推進農村危舊房改造,加強水體治理,完善農村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建立村規民約引導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現在的斑竹村,道路戶戶相通,綠色的苗木迎風搖曳,嶄新的房屋整齊有序……小山村的面貌煥然一新,百姓滿意度不斷提升。
據介紹,斑竹村正著力打造美麗經濟示范區,把美麗、生態、文化、風景、鄉愁轉化成產品和生態鏈、價值和財富,把發展美麗經濟作為鄉村振興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在推進新農村建設中,斑竹村始終尊重自然,彰顯特色、體現鄉韻,再現田園風光;突出綠色、古色等文化生態元素,豐富鄉村人文意韻;未來結合產業發展、鄉村文明、鄉村旅游,實現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不斷提升農村居民幸福指數。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