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物流生產力占據國民生產總值約17%,2019年公路貨運市場總規模約為5.5萬億元,其中整車運輸的規模最大,占到3萬億元,這是一個巨大的行業,在誕生了德邦、安能、順豐等數個物流巨頭后,仍然有無數個體戶在這討生活,近80%的運力供給仍然由個體卡車司機組成,找活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難題,雖然也誕生了如運滿滿之類的互聯網交易平臺,但其模式只是把以往物流站的那套流程搬到了線上,除了不用去現場趴活外,其他并無不同。
而目前,同城貨運行業的龍頭老大貨拉拉高調宣布進軍跨城貨
市場,其長途大貨車業務新開23城,強勢布局三四線下沉市場。截止4月,貨拉拉長途大貨車業務范圍已覆蓋116座大陸城市,包含全中國所有一二級物流節點,其跨城業務的物流網絡布局初步形成。
在以往,貨運市場傳統的“叫價模式”,讓無數的信息掮客賺的盆滿缽滿,靠著信息不對稱、價格不透明,每一次的交易都變成了一場冗長的博弈,大量時間被浪費,也制約了物流行業整體效率的提升。而貨拉拉的跨城貨運業務采取的是其同城貨運的“一口價模式”,用戶下單,司機搶單,由平臺根據市場價格水平和供需情況定價。而且平臺還會根據算法,將訂單自動分發給適合接單的司機,降低司機在各個平臺反復尋找貨源的時間成本。
在“分撥單+一口價”模式之下,貨拉拉跨城物流業務大幅度提高了交易效率、并降低了交易成本成本。據了解,平臺的平均響應時間是46秒,這意味著大多數的訂單都能在一分鐘內完成匹配。截至目前,貨拉拉已開通17萬條一口價線路,該業務已有53萬認證司機,超300萬貨主使用公司APP發貨,預計今年將完成179座城市的全面覆蓋,跨城貨運已然成為公司第二曲線。
對于跨城貨運行業來說,貨拉拉無疑是新手,但是在平等競爭的市場經濟環境條件下,是非成敗從來不以資歷論,誰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服務更優,誰就擁有未來,不積極擁抱變化的人,注定要被時代所淘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