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想要發展,無非兩條路,一是增加自己公司在行業內的市場份額、二是開辟新的市場,但是當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成為行業龍頭后,只能通過選擇第二條路進行進一步發展。在中國的公路貨運市場,刨除順豐、安能、四通一達等自營貨運公司以外,還存在著大量的自由司機,依托于這些用戶,在跨城貨運市場和同城貨運市場分別誕生了兩個互聯網平臺巨頭,前者是滿幫,后者是貨拉拉。
滿幫主要經營企業或者機構端業務,即從B到B,從城到城;而貨拉拉則主要面向C和小B,小B即個體商戶,致力于解決城市內的物流配送問題。本來兩者在各自的賽道上埋頭狂奔,互不相干,甚至可以形成很好的互補,但是隨著增量市場的逐漸轉化為存量市場,兩家公司同時陷入了增長乏力階段,為了提振發展速度,兩者開始向對方的領域進軍。
雖然貨拉拉的增長乏力在今年在初見端倪,但是向來目光長遠的貨拉拉早已已經預見了今天的情況,早在2018 年底就在華南的幾個城市上線6.8米、7.6米、9.6米的車型,開始布局跨城貨運市場,2019 年,隨著大車的自然流入,貨拉拉發現這種業務具備復制的可能性,開始成立專門項目組運營,照搬小車的模式擴大運營范圍至長三角、京津冀等經濟帶;2020 年,隨著運力、客戶流入的規模增加,由于客戶結構、運力準入條件、管理標準等差異,開始把大車業務獨立成一條業務線發展。
根據貨拉拉官網的最新消息,貨拉拉長途大貨車業務新開23城,強勢布局三四線下沉市場。截止4月,貨拉拉長途大貨車業務范圍已覆蓋116座大陸城市,包含全中國所有一二級物流節點,其跨城業務的物流網絡布局已經基本形成。而且相比滿幫這種還延續以前物流站交易方式的老牌城際貨運玩家,貨拉拉“分撥單+一口價”、平均46秒高效接單的交易模式無疑更加高級一些,對于跨城貨運市場,尤其是中短途的省內貨運,其價格體系將變得更為透明,更有利于提高運輸效率。
但是像滴滴、滿幫等同城貨運市場的新入局者們,普遍的入局時間是在2020年或者2021年初,像滿幫,在2020年11月,才以“運滿滿”為品牌進軍同城貨運市場,采用的方式也是毫無技術含量的燒錢大法,聯想到近日滿幫集團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在美IPO申請的消息,其進軍同城貨運市場的目的不言而喻,無非就是為了更高的估值。
雖然根據近日長城戰略咨詢發布的《中國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2021》顯示,滿幫的估值確實略高于貨拉拉,但是這個報告采集的數據為2020年的數據,在2021年1月,貨拉拉再次完成15億美元的F輪融資,創造一個月融資20億美元的記錄后,兩者的估值其實已經難分伯仲,至于未來如何,根據現在的發展趨勢,貨拉拉更勝一籌的概率應該會大一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