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體系不適應。
信貸風險管理的目的是要將商業銀行總行一級法人的信貸政策、政策,通過以條線為主的有效的管理體系垂直貫徹落實到位,確保信貸投向的準確和投量的適度,達到低風險、高收益和流動性的商業銀行經營目標。然而,由于傳統經營管理體制的影響,商業銀行在信貸管理的全流程風險控制中尚缺乏統一整體化的風險控制。特別是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國家要求銀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監管層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業務大上快上的同時,適合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管理特點的風險管理體制安排明顯滯后。
2、經營信息不對稱。
商業銀行從上至下的行業信息發布還不夠及時、直接和全面,使得直接面對客戶的基層機構人員,過度地依賴來自企業的、地方的、局部的信息,造成信貸判斷和決策上的失誤。況且尚未形成銀行業務以風險管理為主導,做好銀行風險數據收集工作的意識,這將是一個需長期努力的方向。
3、風險和收益不對稱。
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和中小企業本身較低的抗風險能力使得中小企業貸款面臨著更大的風險,而由于受到利率管制等因素的制約,更大的風險無法通過更高的收益進行彌補,造成中小企業貸款風險、收益的不對稱性。小企業貸款風險高,管理難,收益有限。貸款權、責、利不匹配,信貸人員積極性不高。小企業貸款實行嚴格的責任追究制,有時甚至是終身追究責任制,小企業信貸業務人員普遍認為小企業貸款風險和收益不匹配,喪失對小企業的信心,工作積極性主動性不高。
4、信用風險評價方法存在差距。
商業銀行信用風險評價采用多層次指標體系評價客戶償債能力。國內商業銀行評級辦法的指標體系一般分為基本指標、修正指標、定性指標三個層次。
評級方法和評級模型的設計與大企業評級區別不大,不能對小企業的信用等級做出準確的評價。靜態分析多,動態分析少。從評級時間看,對企業的信用評級每年只進行一次,這不利于銀行及時了解企業的信用等級變化,不能為風險管理提供動態的信息。指標和權重的確定缺乏客觀依據,缺乏現金流量的預測,行業分析和研究明顯不足。由于每一個客戶所處的環境不同,同一因素對不同的客戶影響不可能完全一樣,根據固定權重得出的結果自然難以準確反映客戶的信用風險。
本文由北京君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媒體公關部顯哥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北京君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立場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